85歲國寶朱銘「久病厭世」輕生!台12%高齡者罹憂鬱症…鬱卒不是因為老,9症狀中5項應就醫

85歲國寶朱銘「久病厭世」輕生!台12%高齡者罹憂鬱症…鬱卒不是因為老,9症狀中5項應就醫

台灣國寶級雕刻家朱銘日前驚傳久病厭世,在士林住家自輕生身亡!據悉,85歲的朱銘晚年慢性病纏身,需要定期就診服藥控制,曾多次向家人表達負面情緒。許多人以為,愛生氣抱怨、有負面情緒只是老化的一種現象,卻忽略高齡憂鬱症的可能性。據調查顯示,台灣約有5%至12%高齡者患有憂鬱症,衛福部2021年國人自殺率統計更發現,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突破新高,是每年自殺率數據裡的中高風險群。

 

台灣國寶級雕刻家朱銘4月22日晚間,被發現在北市住家輕生過世,享壽85歲。據媒體報導,朱銘晚年罹患慢性病,需要定期就醫服用藥物,久病加上年事已高,多次向家人表達負面情緒。

 

而22日當天,他上樓到運動房健身,卻久未下樓,妻子驚傳有異前去察看,才發現憾事。而他上樓前僅留下4字紙條,告訴妻子「我上樓了」,意指他上樓運動請家人不必擔心,未料卻成為他的最後遺言。

 

據衛福部2021年國人自殺率統計,儘管青壯年族群自殺率逐年遞減,但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卻突破新高,因為歷經身體病變、親友離世、子女關係疏離,高齡長者重重打擊下容易走上絕路,是每年自殺率數據裡的中高風險群,更是需要正視關懷的族群。

 

 

亞東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莊宜芳指出,很多人以為老人家就是愛生氣、容易情緒低落,或是抱怨這邊痛、那裡不舒服,但其實老人的憂鬱情緒並非老化的正常現象,而是一個值得注意與了解的疾病。

 

特別是長輩可能因為不好意思,或覺得丟臉、怕被貼上標籤,常不容易表達自己的情感,尤其對自己的負面情緒難以啟齒,往往轉而以其他身體不適來表現。

 

「他可能無精打采,抱怨容易疲累、胸悶、胃口不佳、腸胃不適,或甚至渾身疼痛、手麻腳麻,但各項檢查指數卻都正常。也可能本來的慢性疾病,症狀突然惡化,但檢查指數正常,找不到症狀惡化的原因,這時也應該考慮到是否有憂鬱情緒作祟。」莊宜芳表示。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沈武典則指出,研究發現約有5%至12%的高齡者患有憂鬱症;而沒有接受鬱症治療的高齡病人,在社交、職能及人際關係上有顯著障礙,大幅降低生活品質。

 

而且除了日常作息受到憂鬱症影響外,若病人本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疾病,都可能因鬱症導致免疫功能低下,使病情難以控制。

 

 

因此,若長者出現下列9項症狀,且符合5項以上症狀(但至少要有第1或第2項之一症狀),就可以做出鬱症的診斷;但仍建議由醫師一項一項問診,才不會漏掉任何症狀。

 

1.感到悲傷或空虛

2.對事物明顯的失去興趣

3.體重驟降或驟升

4.突發性嗜睡或失眠

5.動作莫名變得激動、遲緩或缺乏耐性

6.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經常出現輕生想法

 

沈武典也提醒,只要年長者每晚需服用安眠藥才能睡覺,或是連續每個月有8次門診(任何科或急診)以上,就建議尋求精神科門診協助。而家屬平時可對長輩多噓寒問暖,或鼓勵他們多參加社區活動等與人交流,讓年長者得到強大的支持與社交鍊結,過著快樂有積極性的人生。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