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媽媽愛爬山,開刀後卻成「籠中鳥」!貼心兒1動作請「他」出任務,為母找回心中陽光

好動媽媽愛爬山,開刀後卻成「籠中鳥」!貼心兒1動作請「他」出任務,為母找回心中陽光

母親坐在窗邊,望著遠遠的青翠山峰,神情並沒有太多波動,但手裡的拐杖輕輕地敲著地板,好似拿的是以往她慣用的登山手杖,然後捏一捏腿,跟以前爬山走累了一樣,幫自己按摩按摩。屋子裡,沒有沁人的山嵐,大熱天只能吹著冷氣,她懷念可以在山澗小溪,清涼地泡腳的時光,哪怕只能再去一次也好。

 

一輩子當中學老師的母親,個性非常開朗,每每都能跟學生們打成一片,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她很愛運動,在學校就是打桌球、羽球,在校外就是健走、爬山,尤其是下課後,總會吆喝著幾個老師球友,跟著校隊一起練球,這習慣甚至一直維持到退休後,還會常常回學校打球。

 

爬山,則是她從大學開始的最大愛好。跟著同學或同事一起去征服各個山頭,是閒暇時最有成就感的事。退休後,體力不如從前了,但時間反而更多,不管是三五好友的郊山小聚,或是獨自一人的悠閒漫步,加上手機拍照的方便,每隔一陣子就能看到她在網路上秀照,所以我從不擔心她退休後的生活安排。

 

爬山竟成腿部負擔,手術後無法再運動

 

但我沒想到,運動爬山雖是母親的最愛,卻也是造成她腿部負擔的最大元兇。由於長期較大的活動量,這幾年開始,她腿部出現疼痛的現象,嘗試了不少醫師與治療方式,都無法有明顯好轉。在一次精密檢查後,醫師建議還是需要動手術,這讓母親緊張不已,畢竟年紀大了,對於上手術台就有莫名的恐懼感,後來還是醫師一再強調風險很低,兩三天就可以出院,母親才勉為其難去做手術。

 

手術還算成功,但母親的行動能力卻從此受限,當然,打球是不可能了,爬山也幾乎別想了,頂多只能在一定距離內緩步行走,而且最好有人在旁邊攙扶或協助。這對愛運動的母親來說,不啻是最大的打擊。如果多數時間都只能待在屋子裡,母親跟一隻振翅無法高飛的籠中鳥一般,生活也不再有色彩了。

 

 

當然,一些好友仍會不時來探望她,讓她不致連傾訴苦處的機會都沒有,但畢竟無法改變母親落寞的處境。我知道,她還是想多少能動一下,我們也盡量在假日時,開車帶她到郊外,或是地勢平坦的山區走動一番,至少讓她能再親近山野,看看滿眼的蒼翠,減輕她腿疾的苦惱。

 

專業治療師來幫忙,協助在家也能「動」

 

除此之外,我打聽到一個居家照護的平台,不但有一般的看護人力,也有以陪伴為主的服務,甚至包括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都可以來家裡協助長者復健、復能,還有藝術輔療等多方面的課程安排,來幫助行動不便,以及失能狀態的長者。

 

我嘗試預約了幾位照服員,請他們來家裡陪伴母親,偶而也能陪同外出走動,不管是附近公園也好,或是搭車到近郊,讓母親不至於被侷限在家裡面。而且不同照服員都有各自的優點,跟母親相處起來,也能喚起母親以往開朗外向的心境,讓我們放心不少。

 

而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也能設計一些簡單的室內活動,不但可以達到復健效果,而且對愛動的母親來說,能動起來就比呆坐著要強多了。這些治療師不僅以專業的能力來設計動作,對於帶動訓練的氣氛也非常有經驗,即便是只有一個小時的簡單「運動」,對此時的母親來說,都成了難得的快樂時光了。

 

靠著這些外在的協助,母親慢慢地適應了無法運動爬山的生活,而她原本就是開朗的個性,也逐漸找回了一些心中的陽光。她說,上帝關上了一扇門,也打開了另一扇窗,她感謝這樣的改變,也會盡力去品嚐不同的生活樂趣。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