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浚銘醫師說,經過藥物調整後,加上多巴胺促效劑,並且讓病人服用左多巴胺的次數降為4次,生活品質獲得改善,且動作症狀也得到控制,讓病人相當開心。
巴金森病常見的症狀現為顫抖、不穩、僵硬、動作遲緩等。楊浚銘醫師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是肢體顫抖,尤其是手部顫抖。顫抖的特點是在休息時比較明顯,而在動作時會消失。當病人把手放在膝蓋或桌上,沒有做任何動作時,手就會開始抖。
病人在進行動作,比如吃飯時,手一拿起來,顫抖就會消失。這種顫抖不會很快,通常是一秒鐘抖動4到6下。大部分的巴金森病人都是從單側先開始出現症狀,然後漸漸進展到兩側。剛開始能夠正常走路,隨著病情進展,便容易因為重心不穩而跌倒,最後可能失能、臥床。
巴金森病的病程可分成0期、1期、2期、3期、4期、5期。楊浚銘醫師說,在台南,比較常見的是第1期或第2期,大部分病人發現的時候都較早期。不過,也有些病人可能同時有其他的疾病,例如中風、慢性病,家屬會將巴金森病的症狀誤以為是老化、退化,直到較晚期才就醫。
巴金森病的治療目標是能夠維持目前的工作與生活品質,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病人非常重要。楊浚銘醫師說,利用「巴金森病手指操」就能作初步篩檢,大家可以先將右手五隻手指張開,將拇指與食指重複開合25下,然後再換左手,將拇指與食指重複開合25下。如果發現兩側手指頭開合的角度或速度不一樣,就要盡快至神經內科檢查。
大部分巴金森病病人是在55歲至60歲左右發病,所以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用手指操自我檢測。楊浚銘醫師說,手指操不需要任何器材,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而且只需要幾分鐘,相當方便。如果能早一點發現巴金森病,便能早一點治療。
「確診巴金森病後,我們都會告訴病人與家屬,這是會長期陪伴的慢性病。目前有藥物能幫助延緩病程,維持生理功能與生活品質。」楊浚銘醫師說,「除了使用藥物之外,建議病人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幫助維持肌力、心肺功能。醫師、家屬、病人三方面要互相配合,一起合作!」
積極治療巴金森病,維持生活品質與功能
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較容易被發現,但是家屬也要留意病人的非動作症狀,觀察病人是否經常悶悶不樂、不愛出門、不愛說話、食慾變差、容易發怒、對於原本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
楊浚銘醫師說,透過家屬的觀察,比較能夠提早發現病人出現憂鬱的狀況。回診的時候,醫師也會詢問病人的心情與感受,並適時調整藥物並提供協助。家屬的支持與陪伴對病人相當重要,讓病人曉得自己不是單獨在對抗疾病。
確診巴金森病後,病人往往會急著控制外顯的動作症狀,但是在選用藥物時還會有其他考量。楊浚銘醫師說,像是左多巴胺對於動作症狀非常有效,但是在經過幾年的用藥蜜月期後,可能出現藥效波動的狀況,讓病人有時候可以活動,有時候動彈不得,而造成更大的困擾。
「如果病人較年輕,不到60歲就發病,我會告知家屬與病人,左多巴胺很有效,可是最有效的期間大概是5年左右,之後效果就越來越差,建議要留一些藥在以後使用。」楊浚銘醫師說,有一些比較不會有用藥蜜月期的藥物,例如多巴胺促效劑,或許無法像左多巴胺立刻見效,但是可以透過調整藥物或是其他非藥物的治療,幫助改善病人的症狀。
此外,多巴胺促效劑也有助於改善憂鬱等非動作症狀。如果病人是在70歲後才發病,或是就診時已經是第4期,可能就會提早使用左多巴胺。
「每位巴金森病病人的主要症狀皆不太一樣,」楊浚銘醫師說,「我會進一步了解最困擾病人的是什麼,有些是睡眠的問題、有些是情緒高低起伏或波動的問題、有些是手抖的問題、有些是起步的問題,就像腳黏在地上,需要非常吃力才能夠啟動。了解主要症狀後,再根據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貼心小提醒
「巴金森病不是一個人的病,而是全家人要一起面對的問題。」楊浚銘醫師說,家屬可以協助讓病人按時服藥,並觀察使用藥物後的反應、是否有副作用。服藥過程中若有遇到任何狀況,都要跟醫師討論,切勿擅自調整或停藥。照顧者觀察得越仔細,醫師便可以把藥物調整得越準確,幫助病人維持生活品質與生活功能!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