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很匆忙,但你可以不慌亂!善用1方法停止抱怨、接納情緒,啟動內心持久的轉變

這世界很匆忙,但你可以不慌亂!善用1方法停止抱怨、接納情緒,啟動內心持久的轉變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EQ》之父暨情緒教育大師丹尼爾.高曼聯手腦神經研究先驅理查.戴維森,在達賴喇嘛的鼓勵之下,聯手世界級各領域科學家,不受限於宗教信仰,以嚴格的科學實證,證明靜觀練習可以管理造成身心傷害的破壞性情緒。

 

想想這位瑜伽士的故事吧。他在喜馬拉雅山山洞裡閉關多年,有一天,一名旅者剛好路過,看到這位瑜伽士,就問他,他在做什麼?「我在修安忍。」瑜伽士答道。

 

「這樣的話,」旅者說:「你下地獄去吧。」

 

瑜伽士很生氣地回嘴:「你才下地獄呢!」

 

這個故事(就像在市集那位瑜伽士的故事)講了好幾個世紀,用來警示認真的修行者,提醒他們,生活本身才能測試他們的修行。像安忍這樣的內心素質,讓人無論生命裡出現什麼,都依舊泰然自若。

 

達賴喇嘛講過這個故事,接著進一步解釋:「在西藏有一個說法是,有時候修行者貌似聖人,當諸事平順,太陽照耀,肚子飽實的時候,他們有模有樣;一旦考驗或危機來臨,就被打回原形,與常人無異。」

 

我們生命中的「大災難」提供內心素質最好的耐久測試。當一個瑜伽士在閉關中,呈現超低的皮質醇濃度,我們可知道他有多麼放鬆。其實,在忙亂的一天中,他的皮質醇濃度才真正告訴我們這是不是一個永久的「素質」改變。

 

我們都聽過,一個人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才能夠精通一個技巧,像是寫電腦程式或高爾夫,對不?

 

錯了。

 

在現實中,科學發現有些領域,像是記誦,可以在200小時以內精通。更重要的是,理奇實驗室發現,甚至靜觀專家,此為至少投入1萬小時修行的人,隨著終身靜觀時數的增加,精通程度還在穩定增進。

 

這在研究「精通」的認知科學家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眼中看來,純屬意料之中。可是他對1萬小時就可達到精通,感到不太對勁,因為這傳播了一個不精確、卻廣為眾人所信的神奇力量。

 

艾瑞克森的研究顯示,重點不是投入修行的全部時數,而是如何「善用」這些時數。

 

他所謂「刻意」的修行,需要一位專家教練,對你現在的程度給予回饋,你就可以針對自己的進展來著手改進。譬如高爾夫球選手,教練精確建議他要怎樣改進揮桿;例如實習外科醫生,從資深的外科醫生學到如何改進手術技巧。

 

這也就是很多專業表演者,諸如運動、劇場、西洋棋、音樂和其他行業,在職業生涯當中一直需要教練的原因。無論你多好,你總可以更好。

 

 

這也適用於靜觀,就用理奇和丹的例子來說,我們十幾年來都固定的修行,許多年間都參加一、兩週的靜觀營。四十多年來,每天早上都禪坐(除了早上六點鐘趕飛機之類的事打斷這個例行公事),我倆在技術層面可稱為長期靜觀者,有1萬小時的終身靜觀時數,但要是講到高度的正面「素質」轉變,我倆都沒有覺得我們特別的進化。為什麼?

 

有一個原因,數據顯示,每天靜觀一節,跟多天或更長的靜觀營,非常不一樣。例如有一份資深靜觀者(終身靜觀時數9,000小時)及其壓力反應的研究,出現一個無預期的發現:靜觀者的前額葉區域和杏仁核的連結愈強,壓力反應就愈小。出乎意料的是:前額葉區域─杏仁核連結與靜觀者花在靜觀營裡的時數相關,而不是在家修行的時間。

 

有一個重要的區別是,在靜觀營裡靜觀,有老師在一旁指導,像教練一樣。加上靜觀營本來密集度就高,靜觀者一般一天花8小時(有時候更多)正式練習,通常是一連好幾天,而且許多、甚至於大多數的靜觀營都要求部分止語,更是增加了強度。這一切加總起來,學習曲線自然容易上升。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平靜的力量:正念研究經典,科學實證持續練心即可重塑大腦迴路,提升內心素質,脫離耗損身心的負面情緒》,天下雜誌出版,丹尼爾.高曼, 理查.戴維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