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健保署的衛教資訊,心臟病發作的定義為心臟肌肉氧氣供應不足所產生的種種病症,臨床症狀會出現心律不整、心絞痛、心血管阻塞、心衰竭,以及無症狀猝死。患者會出現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胸痛、呼吸困難或感覺消化不良、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疲倦無力、噁心、嘔吐等。
危險因子則有8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抽菸、肥胖、缺乏運動、大於45歲男性與大於55歲或已停經的女性、有心臟病家族史。
預防心臟病的方式則為保持戒菸酒、控制體重、規律運動,控制血壓、膽固醇、血脂、血糖、減少壓力。此外,及早治療會加重病情的疾病,例如感冒、發燒、貧血、肺功能衰竭、心衰竭、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民眾應熟悉心臟病發作的症狀,一旦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冒冷汗、血壓異常等症狀,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若有冠狀動脈病史,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或噴劑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
※本文授權自中時新聞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