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人名下有一間20多坪的新北中古屋,一開始的目標是向銀行申請「以房養老」20年貸款。
洪紹剴說,以房養老就是「逆向型抵押房貸」,和一般房貸是借錢買房不同,以房養老是拿房子向銀行抵押籌措養老金,年滿55~65歲有行為能力、信用良好的屋主即可申請,最長可貸35年,一次性或每月領養老金,期滿之後一次清償貸款或法拍房子。
但以房養老貸款經評估後,每月只有2萬多養老金,「委託人大失所望。」洪紹剴坦言,若每月僅2萬多元,萬一生病需大筆現金急用可就麻煩了,因此建議他不如改走「賣房養老」+「信託養老」,也就是把房子賣掉改住安養院,剩下的現金規劃理財信託。
最終,委託人的房子賣掉後所得約1300多萬,分做三大用途:
1、預留200多萬申請入住青銀共居的樂齡宅月費,月租金2萬多;
2、300萬買投資型保單享月配息;
3、剩下700萬拿去銀行信託,部分投資債券領息,收益約5、6%。
「這樣一來,他有地方住,一個月還有4萬塊現金流,生活費、急病支出、娛樂費等都不用擔心。」
老後力不從心,理財規劃要趁早
洪紹剴表示,賣房後申辦金錢信託時,委託人要求銀行不只是做定存,希望能投資增加收入,但在接受銀行的風險性測試後,發現其風險承受度很低,能購買的理財商品就有限,因此銀行推薦購買債券。
由於銀行無法作為要保人,月配息的投資型保單是在辦理金錢信託前,由委託人自行購買。「投資型保單不受年齡限制,配息又比較高,只是配息有可能來自本金,好處是可支援急病重大支出,如果未出險的話,身故或期滿能領回一筆錢。」
洪紹剴說,關於老後的理財規劃,除了滿足現實需求,與身心狀況也大有關係。
「一來,處理房子這件事,年紀越大會愈心煩,所謂力不從心,萬一生病更棘手,二來,人的判斷力、記憶力隨年紀增長而退化,獨居老人很容易被騙,那位委託人也是,雖然沒有失智,但退休後有過幾次吃虧經驗,做信託至少還不會被騙,急需用錢也不用擔心。」
延伸閱讀:
像住商務旅館大套房,「老同學住一塊」不寂寞
這名委託人入住的是青銀共居樂齡宅,位在鬧區交通方便,附近有傳統市場、大賣場,大樓社區氣派新穎,有健身房、多功能教室等公設,十分搶手。
該樂齡宅只收身體健康、日常生活可以自理的銀髮族,委託人在疫情期間賣掉房子,一開始還因為沒空房,住了一陣子旅館,直到有人搬走才遞補進去。他住的是10多坪的套房,冷氣、電視、傢具、床墊、床包一應俱全,有客廳(兼餐廳)、一衛浴、陽台及簡單廚房,廚房有冰箱、電陶爐、流理台、排油煙機、洗手槽等,可以簡單炊煮。
「就像去住日本商務旅館的大套房,有人幫忙打掃房間,不用擔心忘了繳水電費,有需要供餐也可申請;鄰居都是相同世代的人,一群老同學們住一塊,還可參加社區定期舉辦的課程同樂。」
只是從住家裡變成住老人公寓,有些長輩感覺被「棄養」而抗拒。洪紹剴說,委託人可能因為沒有孩子,比較不會有這種感覺,反倒是他單身獨居3、40年,「年輕時很會過日子,老後卻常說一個人住很無聊,或許和心理退化有關係,人是會變的。」
嬰兒潮世代漸退休,財務規劃趨向照顧好自己
10多年來,洪紹剴專替高資產族群提供遺產規劃建議,或做信託教育訓練,他發現以往有錢人才會煩惱以後的錢該如何分配,這幾年中產階級也開始想把資產拿來做信託,處理退休問題。
「也就是說,早期做信託都是擔心下一代生活,死了還要照顧下一代,擔心繼承人不懂事、提早花完財產,或是小孩有身障,需要設計信託制度來幫忙照顧,但這7、8年來,來做信託的人漸漸是為自己著想,也就是照顧自己。」
戰後嬰兒潮(1946~1964出生)步入60歲,走過二次大戰、貿易全球化、長期利率下滑與資產價格上漲,這些人累積大量財富,很多是來自房地產上漲。在台灣,以房養老從2015年開辦,從一開始只有12件,2023年達7446件,相當於8年成長998倍,顯示國人漸漸擺脫有土斯有財,要把財產留給下一代的觀念。
「我在演講時,遇過聽眾說『退休只要有錢就夠了』,我會告訴他們,錢能不能用在自己身上才是重點,如果戶頭8位數,但人已失去行為能力,那8位數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誰去領這個錢都不曉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