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大女兒結婚,是我們家的第一樁喜事。當時要擬賓客名單,也是煞費苦心。上次的經驗,當然可以給這一次做參考,那就是別高估自己的人緣。你覺得和對方很熟,但對方可不這麼認為喔!例如當時常上的幾個廣播節目主持人,或是以前的同事,前者認為我們還不夠那個交情,後者則已不在乎以往的交情了。
上次所有來過的賓客名單和他們包的禮金金額,我都有做紀錄保留下來,一來做為他們或子女結婚時回禮的參考,原則上金額至少會一樣,二來這次盡量不要再叨擾他們了。
高中、大學同學因為一直有保持聯絡,情誼深厚,若不再邀,恐怕反而不妥,只是這次人數略作精簡,就剩下各一桌。另外,我有一群在2010年去北海道旅行時認識的團員,一路玩到現在,當然也一定要再邀一次。
親戚的部分,因為父母都在前年往生,除了跟他們同輩的長輩仍須邀請之外,許多平常不太往來的表兄弟姊妹就不勉強了。
邀請賓客「情願被拒絕,不要怕得罪」
近10年,我認識最大一群朋友是荒野保護協會的早期志工,人數超過30人。上一次,因為認識他們不久,所以只請了兩對夫婦,結果被很多人抱怨說我怎麼沒有請他們,反而有些得罪。這一次就廣邀大家,坐了兩桌。
對於上次邀請的兩對夫婦,和住在中南部的朋友,我就只接受他們的祝福,但不勞他們舟車勞頓,不過還是有發私line分享喜訊。
現在年輕人流行用電子報名表單,比較不會發生該邀不邀,或不該邀卻邀的尷尬情形,不過我邀的都是年紀稍長的朋友,覺得還是親自邀請比較禮貌。好在現在都有朋友的line,所以在上面寫一段誠摯邀請的文字,再傳送電子喜帖,已經比以前簡單多了。
這時,你就可以看出對方是否真的開心接受。有人已讀不回,有人編了很瞎的理由不來,但這也減少被當面拒絕的難堪。不過,因為一開始就抱定「情願被拒絕,不要怕得罪」的心態,所以倒也看得很開。
只有一種情形會有點不悅,就是我以前參加過他或子女的婚禮,這次卻被直接婉拒,連說「當天正巧有事」的善意謊言都沒有,就真的很難不感覺傷心。
延伸閱讀:
安排座位「不落單」,寧願坐不滿
排座位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的原則是「一定不讓朋友落單」,所以同桌一定至少要有兩三個他認識的人。如果發現擬邀請的對象在場沒有他認識的朋友,我就會放棄邀請。我希望每個賓客不只是來吃喜酒,也達到跟其他朋友聯誼的目的。
我在邀請的時候,也會跟對方講同桌還預計邀哪些人,當然也發生過有人表明不願跟誰同桌,就得另作安排。還有本來把某人安排坐A桌,他卻遲遲沒有明確答應,直到改坐B桌後,他立刻欣然接受。如果是已分手的情侶,就只能擇一邀請,免得同桌尷尬。
現在一桌都是10個人,所以每桌人數最好能確定,情願坐不滿10個人,也不要超過,避免有人被迫要跟不認識的人坐在一起。上次就發生朋友臨時帶其他家人來,讓大家很困擾的事。
我是在喜宴前半年就送出邀請,但因為中間時間經過太久,很多人都因為當天又有別的更重要的事,只好跟我說抱歉;特別是同齡朋友多少都會有些突發的病痛或親人變故,這當然都是不得已的。碰到這種情形,我會再邀請該桌其他人也認識的人來,但如果最後一個月才說不能來,就只好放棄邀請,因為再邀別人,就顯得有些失禮了。
也因為太久以前就發出邀請,所以到了喜宴前半個月,我會再個別提醒,並告知當天安排的桌次號碼。我會擬好一份制式的提醒文字,但送出前會記得更改桌次的號碼,或是將「靜候『您』的大駕光臨」,改成「賢伉儷」或「您全家人」。喜宴的前一天,我也會再提醒一次正確的時間和地點,以免造成任何誤會。
請親友吃喜酒,一定要讓他們覺得很榮幸,或至少也要讓他們吃得很開心,才真正是在跟大家分享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