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那一年,我被鴻海集團的事業群總經理升任了營運處的主管,內心的孤寂感又再登上一個可怖的層次,該與何人說的自我懷疑是每天上演的劇碼,客戶哪裡來?訂單哪裡來?產品與服務該設定在哪個範圍,策略是什麼?
當所有的東西都是變數的時候,日子就相當的緊張刺激,但也當然會形成一種養分,前提是得撐得過去,而為何能撐得過去還是需要本身的潛能、團隊的執行,甚至是一點運氣。
在很多年以後的今天回頭再來看,我自己的體現是,每個人都有那一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當我們認真去思考與探索就會知道,當我們知道的時候, 再怎麼辛苦都會是一個溫暖的必然。
上周一個優秀成功的一代創業家來,找我討論一些營運及接班人設計的問題,他問我對於創業者的看法,我喝著威士忌,想了想,我把我臨場思考的論點寫下跟大家分享:
1、要有巨大的使命:究竟是怎樣的情懷,想要解決怎樣的問題,創造怎樣的價值?
2、做與不做的智慧:其實就是策略的定義。決定做什麼,以及更困難的是不做什麼?因著我們的選擇,客戶開始認識我們、辨識我們並記得我們。不管多少利益誘惑,仍有能力維持這樣的選擇,於是我們就有機會站好向前。
3、5年以後的重組:剛創業的時候的模糊與辛苦(辛酸)是沒有人可以說的,靠的是創業團隊彼此的信任跟衝刺、以及不斷的試錯的過程,如果幸運地通過了這個階段,許多成功的創業者在第5或第10年賺到了一些錢後,便會開始想長久永續的議題,當此之時便合適進行第二波及第三波的重組,開始框架跟制度化先前的成功經驗,我認識的總經理,很多人都是這時才會開始有點心思放下戎裝,找我聊聊像是思考策略、管理及組建更合適團隊等議題。
創業的過程將會面對很多人的質疑與挑戰,人們都只看的見眼前的煙火,只有創業家心中懷抱的是未來的夢,那究竟是癡人說夢話,還是偉大的抱負,其實就是成敗論英雄,敗了的你也不會知道,成功地被拱為英雄,英雄推薦的大家都信,就連知名的私廚、夜市的攤位也可以大紅一波,就像得到諾貝爾獎以後,也可以豪氣地大改教育興建大學一般。
但在我眼中心上的理解是,這些領導人都是吃一種氣氛,重要的是見一些好朋友,彼此取暖,也或許印證一些彼此的假設與觀點,然後短暫會面之後再回到各自的戰場,畢竟到了一個位置以後是很難交朋友的。
在那個瞬息萬變的商場對弈之中,也許更加懷念的或許是與兒時的玩伴奔跑汗流的那個校園,也或許是媽媽燒的那道拿手菜,在一連串嬉戲作亂叛逆的青春下課後,堅定地從家中飄出的陣陣菜香。
(作者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國立清華大學職場溝通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