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受損竟成失智症最大風險!研究:65歲以上中重度聽損者,失智機率高61%

聽力受損竟成失智症最大風險!研究:65歲以上中重度聽損者,失智機率高61%

聽損者與他人交談時,就像我們跟外國人練習對話一樣,聽跟說都要花費許多精力。聽錯話、誤解對方的意思,聽損者就會感到尷尬又難堪,甚至產生輕度的認知障礙,邏輯與思考能力受到影響;長時間持續下去,就會演變成失智症。

 

聽力差的困擾

 

有三個人在討論寵物。

 

第一個人說:「我是狗派,其他寵物帶來的溫暖陪伴都比不上汪汪。」

 

第二個人說:「小時候,媽媽在家裡養了很多貓咪。所以我遺傳到了她對貓咪的偏愛。」

 

第三個人說:「我嘛......我會傷害寵物。」

 

第一個人不可置信地說道:「你會傷害寵物?」

 

「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深愛寵物。」

 

在另一個場合裡,又發生了類似的烏龍事件,有位先生跟攝影師友人聊天。

 

攝影師:「給你看一些監獄的照片。」

 

某先生:「監獄?你沒事幹嘛去那裡拍照?」

 

「不是監獄,是煎─魚。」

 

聽錯話的情況確實很滑稽,但對於聽力有問題的人來說卻很難受。聽力差的人會搞錯說話者的意思,也無法掌握對話的脈絡,甚至誤解了對方的意圖。

 

聽力受損與失智症的關聯

 

對於高頻聽力輕度或重度受損的人來說,這些誤會卻是家常便飯。在75歲以上的人裡面,大約有一半的人有嚴重的聽力障礙。2020年,刺胳針委員會的統計報告指出,在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素中,聽力受損是最有可能改善的(8%的病例都有這個問題)。

 

根據2023年的「美國健康和老年人趨勢研究」,自2011年以來,65歲以上、有中度至重度聽力受損的人,其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61%。義大利的精神病學家洛祖波內表示,中年人的聽力喪失是最重要、最可修正的失智症風險因素。

 

在《神經學》期刊的社論版中,洛祖波內博士闡述了她所謂的「認知耳」:「這個術語聽起來很新鮮,意思是說,除了耳朵和聽覺皮質外,其他皮質區也連帶著在處理聽覺功能。

 

換句話說,聽力受損者除了聽錯話,也會解讀錯誤,因而出現不當的反應,就像前面提到的3個小故事。持續惡化下去的話,聽者的認知能力就會退化,最終導致失智症。

 

 

聽力受損的影響與改善

 

聽力受損後,母語都會變成外語聽力正常的你在與人對話時,對方的聲音會刺激到你顳葉前部皮質的聽覺區。但是,若你因聽損而導致語言能力受損,那麼對方的聲音就會轉而刺激到你的前上顳葉皮質和後上顳葉皮質。

 

此外,你的大腦也會啟動注意力和其他認知功能,牽涉到的區域包括額葉,尤其是左側額回。

 

其他腦區被啟動後,與人對話時你會覺得很辛苦,因為你必須更專心、更努力才能理解他人的話。這些額外的工作會占用到其他腦區,而後者原本是用來評斷、回應你所聽到的話語。這些效能降低後,你就很容易漏聽或聽錯對方講的話,也很難掌握細微的意思。

 

為了具體感受這種現象,想像一下你正在學習新語言。為了加強學習效力,你每周都會跟從西語區來的朋友聚會,而且彼此只能使用西班牙語交談。

 

這些聚會是絕佳的學習場合,也非常具有挑戰性,老實說,還會讓你感到筋疲力竭。為了聽清楚對方說的話,你必須非常專注,接著你還得設法用西班牙文表達你的回應與想法。

 

聽損者與他人交談時,就像我們跟外國人練習對話一樣,聽跟說都要花費許多精力。聽錯話、誤解對方的意思,聽損者就會感到尷尬又難堪,甚至產生輕度的認知障礙,邏輯與思考能力受到影響;長時間持續下去,就會演變成失智症。

 

在聽損惡化的過程中,精神症狀(如幻聽)也會出現。患者會聽到實際不存在的聲音或音樂,而且內容通常沒有任何意義。

 

 

既然聽力受損很有可能會導致失智症,那麼使用助聽器當然是有幫助的。事實上,許多文獻都證明這是一項有效的策略。為了公正起見,我要坦承一件事,本章開頭所描述的滑稽故事,主角就是我。這些事件發生在10年前,而我因此意識到我可能患有輕度至中度的聽力受損。

 

我也因此去尋求專業的協助。現在我配戴助聽器,它們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品質。我懷抱著高度的期待,希望在矯治聽力受損後,就能預防早期的認知功能障礙,而後者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前兆。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預防失智大作戰:認識腦科學、提升認知力與創造新生活》,時報出版,理查‧瑞斯塔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