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男大學生來函說,只要他犯一點小錯誤,家人就會對他強烈的語言攻擊,讓他不敢跟家人溝通。尤其爸爸反對他信教,他卻有受洗的想法,生活種種壓力,讓19歲的人生籠罩陰影。
宗教信仰對人和社會影響深遠,它牽涉到人的價值觀、生命觀、倫理框架、行為準則、生活方式等等。自古以來影響層面既廣且遠,即使是當今現代,發動戰爭捍衛信仰仍屢見不鮮。
幸運的是,台灣對宗教態度包容,寺廟、教堂、道院比鄰而居並不奇怪。不過,儘管台灣對不同宗教具有高度包容,但家庭成員之間親密相連,一旦有人產生不同選擇,雙方之間的歧見勢必造成影響及衝擊。
面對歧見,溝通是最好的解方,而第一步就是去聽懂對方真正的心聲。
男大生是家中獨子,自小父母離異,由父親撫養長大。他想找適合自己特質的網路公司打工,卻被爸爸唸為何拒絕餐飲、超商等基本工作,「只要用手機或電腦,他就罵我一直打遊戲!」
爬梳他們父子之間的衝突,兒子長年委屈「爸爸不看事實,只看表面就隨便亂罵」。信仰上,他向父親表示想受洗,爸爸則表示「歷代祖先都是拿香,家裡的玄天上帝要傳承下來。」
兒子大學住校活動多,父親不滿兒子這麼忙,連回家吃飯都沒時間,字裡行間透露了想和孩子多點接觸,要他多回家,「最少也能家人聚聚,才像個家」。
忙著捍衛自己立場,卻忽略隱藏心意
父子溝通過程中,兩人都忙著表達自己的態度、講自己的立場,忽略了彼此內心真想傳達的意念,而成為了各自表述的平行線。
如果爸爸認真傾聽,他會聽到兒子其實很在乎爸爸想法,雖然怕被罵,但兒子不停找方法,試圖讓父親理解。爸爸要他賺錢,才19歲的他認真看待找工作這件事,「找工作找到要投降了」。在摸索獨立的自主過程中,殷殷期待著能有父親的肯定。
如果兒子認真傾聽,當爸爸說出「我每天拜拜不求富貴,只求家裡平順過日子,但你(信教)給這個家投下震撼彈,讓我睡不好、吃不好,才幾天頭髮就白了很多。」會感受到其實這個爸爸不是在指責,而是在說兒子對他有多重要。
如果靜下來想,當爸爸說「我向帝爺公秉告說你去教會」…就能知道為了兒子,爸爸正試著找方法向自己的神尋求解方。世代拿香的老爸甚至說「你去教會我沒阻止,但不要太迷」,這些訊息一再透露,父親在信仰與滿足孩子中的掙扎,而這掙扎的動力源頭,正是一個父親的愛。
當父子之間,彼此能多讓對方知道自己想法和感受,並試著理解對方立場和需求,就能減少誤解。
不認同對方信仰,但尊重彼此選擇
溝通是要讓彼此讓了解,了解能更夠激發更好的因應方法。有一些信仰和觀點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認同,但我們可以選擇尊重對方的選擇。
我自己在成人親子衝突會談時,偶而會用「自然熟成」來比喻,短時間內無法達成共識的點,不求一定當下化解歧見。而是接受,有一些事情,需要時間去理解與接納。
提及親子信仰衝突時,朋友提到自己外婆是虔誠佛教徒,當年極力阻止高中的兒子信教,兩人激烈衝突到兒子離家住在教會,外婆斷了金援,由朋友媽媽偷偷接濟生活。
外婆當然知道女兒私下給錢,但畢竟疼愛兒子,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成不知道。
隨著時間過去,緊張關係鬆綁,親子之間發展出彼此尊重的相處模式,兒子大學畢業後成為傳道人,但逢年過節外婆照樣為他到廟裡點光明燈;而外婆過世時兒子為她舉辦彌撒,互相尊重使一家相處和睦。
延伸閱讀:
創造共同時間、保持對話
對於來函的年輕人,我想肯定你願意為衝突找解決之道的心意,每一個變動都會帶來壓力,你父親對於獨子要選擇與自己不同的信仰,一時之間難免有情緒反應。如果你堅定立場,疼愛你的父親會自行調適,別急著說服他。
要讓父親不要過度擔心和干預的方法,是主動接近、主動告知,讓父親知道你的動態,他就不會聚焦你是否去不去教會活動。
有時候,對方的想法、觀點,決定我們不一定能夠全然的認同;比起接受差異,尋找彼此共同點反而比較容易著手。
家人之間有親情的羈絆,尋找彼此之間共同的價值觀,重視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活動有許多無涉宗教性:一起用餐、聊天、旅行…,創造共有的家庭時間保有能夠對話的環境,這些都能增進彼此的關係。
緊實的親子關係,與個人的信仰,是可以同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