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朋友們聊天時,談起孩子的工作話題,我常聽到一些父母感嘆:「孩子工作好累,常常加班,沒有自己的時間,薪水又不高,真想讓他們別幹了」。然後大家七嘴八舌地說現在工作環境不好,小孩太辛苦,這樣的關心聽起來很溫馨,但它往往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
同時,我也時常聽到年輕人提及,當他們回家顯露出工作的疲憊時,稍稍抱怨公司或老闆時,父母會勸他們辭職。有時他們只想發洩一下,搞得他們回家也不敢說了。
這種持續的壓力甚至讓一些年輕人屈從了,他們選擇了辭職,因為如果不這麼做,父母每天都會問:「怎麼還不遞辭呈?這麼一點薪水又這麼累,趕快換個工作」,這種無形的壓力變得比工作本身更難應對。
幫孩子擋下風雨,卻也剝奪成長機會
我們身為父母,是否也不小心成為這樣的角色?當孩子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向我們傾訴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出於心疼,會不由自主地說:「這麼辛苦的工作,不如別做了,我們養你!」這些話語看似充滿關愛,但實際上,它們傳遞了一個潛在的訊息:遇到困難可以選擇逃避,依賴父母是理所當然的。
每當我們看到孩子深夜回家,臉上帶著疲憊的面容,我當然了解身為父母心中不忍與心疼難以抑制,我們自然希望能替孩子擋下所有的風霜雨雪,讓他們少受苦。然而,這樣的愛護,可能無意中剝奪了他們面對現實挑戰的機會。
其實,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長的契機。工作中的壓力和困難,正是鍛鍊心志和能力的機會。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明白,孩子需要的是在面對挑戰時學會堅持與努力,而不是一條平坦無憂的道路。
孩子成長為堅韌、獨立的個體,必須要經歷挫折和挑戰,我們的責任不是替他們撐起一把遮風避雨的傘,而是教他們如何在風雨中站穩腳步。所以我常建議,成年的子女,有能力的話搬出去住,學習獨立,也可減少父母的叨念或過度的關懷。
我曾認識一位年輕人,因為受不了母親每天碎念,最後他聽從母親的話辭職,找了一份不用加班的工作,雖然滿足了父母的要求,但他卻有些落寞,他說感覺好像過著一眼就能望穿到最後的人生,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淒涼。
愛應該是支持力量,而非逃避藉口
在職場上,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每個成功者的背後,無不經歷了無數的挫折與失敗。他們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巔峰,正是因為在每一次跌倒後,選擇了站起來,而不是逃避。黃仁勳說:「想做偉大的事情並不容易,必須先忍受痛苦拼命努力,還須克服很多困難,解決問題,進而才能真正欣賞且認可自己所做的一切」。
所以我們有沒有在孩子工作中遇到挑戰時,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的根源,鼓勵他們面對問題,幫助他們學會如何解決問題,這才是重點。
由於現在大環境經濟不好,年輕人長大獨立雖有自己的工作,但仍然負擔不起額外開銷,只能選擇跟父母同住,但父母不應該成為他們的壓力來源,雖同住應該尊重他們的存在和選擇,尤其長大成人出社會之後,更應該以一個「成熟大人」待之。
我們的愛應該是一股支持的力量,推動孩子勇敢面對困難,而不是成為他們逃避現實的藉口。孩子需要的不是逃避困難,而是學會如何在困難中成長。當他們能夠自己迎接挑戰時,那份屬於他們的成功和自信,將會為他們開創屬於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