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檢測搭配子宮頸抹片檢查,大幅提升子宮頸癌篩檢準確率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很高的疾病,幸運的是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能及早發現病變。凡是有性行為的女性,即使已停經或性行為頻率降低,都應定期進行檢查。建議初次性行為後3年開始,每年進行1次,並避開月經期進行檢查,以確保準確性,檢查過程中,醫師會利用抹片棒或刷子採集子宮頸細胞,經病理檢測後確定是否有異常病變:
●2025年起25~29歲女性,每3年可免費檢查1次;
●30歲以上婦女,則每年補助1次子宮抹片檢查;
●建議每3年至少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健保每案補助費用費用為630元。
温國璋醫師指出,相較於傳統抹片,新柏氏抹片利用特殊保存液保留更多的細胞樣本,並透過自動化過濾技術去除干擾物質,提升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雖新柏氏抹片檢查需自費,但此項檢查適合希望能更精準篩檢子宮頸病變者。
而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根據統計,超過90%的台灣子宮頸癌患者檢出致癌型HPV病毒,因此,透過結合HPV檢測與子宮頸抹片,可大幅提升病變篩檢準確率至97.2%。檢查若顯示結果正常,3年後再檢查1次即可,若異常,則需進一步評估與追蹤。
健保署2025年擴大給付癌症篩檢,針對婦女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服務,凡35歲、45歲、65歲婦女,當年齡可檢測1次,每案補助費用為1400元。
此外,接種9價HPV疫苗可預防70%以上的子宮頸癌,並對尖頭濕疣、陰道癌、外陰癌等相關疾病能提供保護,目前9價疫苗也需要自費。
9價疫苗:「嘉喜(九價)Gardasil」預防HPV第6、11、16、18、31、33、45、52和58型,可預防90%由HPV6及HPV11所引起的尖頭濕疣,另對於陰道癌、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生殖器疣等HPV相關癌症亦有保護之效果,根據衛生部健康署資料顯示,9價疫苗保護力至少8年,但長期保護力仍須持續觀察方能確定。
婦科超音波檢查揪出婦科腫瘤,CA-125腫瘤標記檢測輔助卵巢癌診斷
温國璋醫師說明,婦科超音波則是一種篩檢婦科腫瘤與卵巢癌的重要工具,特別適用於高危險群,例如40歲以上、有卵巢癌家族史或骨盆腔發現腫塊的女性。醫師會根據病患狀況決定是否安排檢查,並可搭配CA-125腫瘤標記抽血檢測以提高診斷準確性。費用則視病情需要,由醫師開立健保支付的超音波檢查。
CA-125是一種檢測卵巢癌的腫瘤標記,不過,其結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如懷孕或生理期可能導致偽陽性或偽陰性的情況發生,此檢測適用於有卵巢癌家族史或發現骨盆腔腫塊的女性,以作為輔助篩檢工具,費用同樣視病情需要,由醫師開立健保。
温國璋醫師提醒,女性應注重自身健康,定期婦科檢查不僅是對自己健康的負責,更是提早預防與治療疾病的重要步驟,無論是子宮頸抹片、新柏氏抹片、HPV檢測,或是超音波、CA-125檢查等,都能幫助女性及早發現潛在問題,降低婦科疾病的威脅,女性朋友應把握檢查機會,為自身健康提供多一層保障。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