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的意外插曲
大家庭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公婆深知曉茹不擅長家務,所有家務都請人來幫忙,平日裡,公公上班,婆婆則投身志工活動。在家人的支持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曉茹也找了份工作,開始了每天上班的忙碌生活。
幾個秋天過去,曉茹已經成為孩子的母親。她感謝自己擁有強大的家庭支持,能夠無後顧之憂地陪伴孩子成長,阿公、阿嬤更是滿心歡喜,整天說著要更努力保持健康,陪伴孫子長大。然而,發生在公公身上許多生活中的「小意外」,卻開始蠶食他們平靜且愉快的生活。
有一次公公四處找不到手機,最後竟然在冰箱找到手機;又有幾回因穿錯衣服常常差點遲到,或是套上衣服後才發現衣服太小,總是需要婆婆幫忙找衣服並整理好,之後甚至有一次家族旅行,公公說要去上廁所,去了好久,一直沒回來,曉茹的先生不放心,前去查看才發現男廁沒人,還好後來打電話才找到公公,把他平安帶回……。
這些零星發生的事,再加上公公差點丟失的狀況,讓大家有了警覺,於是在旅行結束後幫公公預約了醫師,經過一輪檢查,確診為失智症。
這個消息對公公來說是極大的打擊,他陷入沮喪。向公司請了一段時間的假,好在大家再三鼓勵他,讓公公重新燃起自信。然而,公公的症狀卻每況愈下,不僅是忘東忘西、失去方向,偶爾還會忘記如何坐起和站立。公公在生活上愈來愈需要別人的幫忙,於是先生找了外籍看護來協助,這讓大家都輕鬆不少。
白天公公還能獨立處理一些事情,仍然維持上班,但晚上時常需要起床如廁,讓婆婆的睡眠時間被打斷,很是困擾。於是只好請外籍看護晚上加班協助公公,但一段時間下來,外籍看護也累倒了,表示晚上不想再加班。
延伸閱讀:
不只白天,夜間更需要專業照顧
「外籍看護也是人,是人都需要休息。」婆婆說。
「還是找專門晚上可以照顧爸爸的人?」先生提議。
「上次我有在廣播聽到有關提供居家照護服務的網路平台,3個小時就可以預約專業的照服員,好像滿符合我們的需求,要試試看嗎?」曉茹建議。
大家很快達成共識,於是曉茹透過網路平台的傳訊功能向照服員確認即便在晚上照顧公公,也不會跟著休息,這讓曉茹放心地進行了第一次預約。
晚上,大家確保照服員熟悉環境後,便各自回去休息,而婆婆和曉茹則在一旁觀察。照服員照顧公公的過程非常細心,無論有什麼動靜,他都會立刻給予關注和協助。第一個晚上很快就過去了,照服員打理好公公的衣物後,便正式下班。
後續的服務,雖然不一定是同一位照服員,但所提供的關懷與服務都是一樣的。公公頻繁如廁並沒有讓那些照服員感到不耐煩,大家都很滿意有專人的照顧服務。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公公和先生依然一同出門上班,婆婆仍舊熱心投身志工行列,而曉茹也成功地重返職場。早晨出門時,曉茹發現庭院中的蘭花再次綻放,暖暖的春天又一次造訪這個家。
家庭中,每個人都需要相互扶持、關愛和理解。曉茹學會把照護的負擔分散,了解到不僅家人需要照顧,也需要照顧自己。即使家庭面臨挑戰,也仍堅定地走在一起,持續地愛與關懷彼此,一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對於曉茹來說,家庭也是她能孜孜不倦地學習與成長的場所。
(本文摘自《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晨星出版,劉詩瀚著)
(本文獲「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