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癌治療新曙光! 健保2月納雙免疫療法造福癌友
健保署自今年(2025年)2月起,將「晚期膽道癌免疫合併化療」與「晚期肝癌雙免疫療法」納入1線給付,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仁熙表示,這有助於降低病友經濟負擔,提升存活率,可說是台灣消化系癌症進入免疫治療時代的里程碑。
肝癌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傳統標靶治療雖可延緩病程,但反應率有限,平均存活期約1年。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2月起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納入健保第1線給付,每名病友藥費約200萬元,每年各有約800名癌友受惠、健保新增支出16億元。
亞洲肝癌患者接受雙重免疫療法,治療反應率超過3成
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黃怡翔表示,肝癌好發族群為55至84歲,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確診時多半到了晚期,傳統標靶治療效果受到侷限。臨床顯示,雙免疫療法結合PD-L1、CTLA-4雙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反應率超過3成,長期存活率顯著提升。
臨床顯示,亞洲晚期肝癌患者接受雙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整體反應率達33.9%,減少出血顧慮,並兼顧肝功能較差患者,且長期追蹤結果顯示已達4至5年以上長期存活的長尾效應,較標靶治療延長10.3個月。
此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用於晚期膽道癌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提高治療反應率,使存活期突破1年,甚至達到2年以上。
健保給付膽道癌免疫療法,接軌國際標準治療爭取更長存活期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仁熙指出,早期膽道癌幾乎沒有症狀,確診時多已晚期,過往治療選擇有限,病人存活期平均僅8至10個月。長庚醫院與台北榮總去年底聯合發表的真實世界數據顯示,免疫合併化療的整體反應率達31.1%,存活期平均達15.8個月,顯示此療法有助於突破膽道癌的治療瓶頸。
陳仁熙指出,膽道癌與肝癌等藥物昂貴,許多病友難以負擔,健保給付新療法,大幅降低病友負擔,讓更多癌友可以接受國際標準治療,爭取更長的存活期。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