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是你擁抱的信念、價值、表達的愛,以及為他人服務的總和:是離開後留下屬於你的,獨特印記

遺產,是你擁抱的信念、價值、表達的愛,以及為他人服務的總和:是離開後留下屬於你的,獨特印記

所有外在的期望、所有的驕傲、所有對失敗或尷尬的恐懼—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只剩下真正重要的事。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蘋果公司創辦人

 

我們如何度過日出與日落之間的時光?這對於一天是如此,對於一整個人生也是。然而,大多數人都被日常瑣事牽絆住了,很少停下來問問自己:一切將會走向何處?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最終會迎來怎樣的結局? 


快轉你的人生電影,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怎麼快轉呢?請繼續讀下去。

 

從終點出發

 

思考自己的遺產時,需要從終點開始。這個道理在其他方面再明顯不過了,例如, 計畫家庭旅遊時,首先要選擇一個目的地。這決定了其他所有一切,像是抵達該處的交通方式、需要攜帶的衣物、可選的住宿,以及旅途中可享受的活動。


如果這方式適合規畫假期,那麼規畫人生,肯定更加受用了。你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呢?終點決定了一切:你人生故事裡的人物、他們在你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你在他們生命中的角色)、你會開啟哪些計畫,以及你處理事情的方式。


有一句很棒的希伯來經文這麼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除非我們花時間重新審視生活,並且面對人生短暫的現實,否則我們可能會來到一個從未選擇、甚至不願意到達的目的地。


過去二十年來,創造勝利的教練們一直指導客戶寫下自己的悼文,就像今天有人在你的葬禮上朗讀它一樣。這個練習能幫助人們做好準備,制定一個有意義且充滿力量的人生計畫。為什麼呢?因為這同時觸動了理智和內心,這正是讓人生計畫產生真正且持久改變的關鍵。在你的葬禮上,你的家人(或許還有一些朋友)會朗讀一篇悼文,說一些關於你的「好話」。儀式結束後的聚會上,人們會繼續聊起你,分享你的故事,表達你對他們的真正意義。想像一下你能參加自己的葬禮,能親身聽到那些對話。 

 

‧ 你最親近的人,會如何記住你的一生? 


‧ 他們會互相說起怎樣的故事? 


‧ 那些故事會引人發笑、哭泣、嘆息,還是以上皆是? 


‧ 他們會如何總結你的生命對他們的意義? 

 

我們的每一天最終累積成一生。在生命的終點,那些你最親近的人會說些什麼、會記住什麼,又會如何評價你所留下的遺產?壞消息是,一旦你離世,就無法掌控這一切了。無論是好、是壞,還是醜陋的,你都已經留給了世界。


好消息則是,你還有時間。未來充滿可能性,你仍舊有辦法影響那些在你離世後, 會出現的對話。你可以從現在開始的選擇,決定那些對話。


人生計畫是三個核心問題的解答。是時候回答第一個問題了: 你希望怎麼被記住?這個問題迫使你思考自己的遺產。

 

沒錯,你將會留下「遺產」 


一般來說,只有在談論那些富有或知名的人士時,我們才會用到「遺產」(legacy) 這個詞。顯然,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留下了遺產。康內留斯‧范德比爾特(Cornelius Vanderbilt)也是。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和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也不例外。但我們其他人呢?當然也會。


我們的遺產包含了我們所傳遞的精神、智慧、關係、職業以及社會資本。它是你所擁抱的信念、遵循的價值、表達的愛,以及為他人服務的總和。那是你離開後所留下, 屬於你的獨特印記。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創造並留下自己的遺產,問題不在於「你會不會留下遺產?」,而是「你會留下什麼樣的遺產?」越早想通這個道理,你就能越早開始主動創造自己的遺產。

 

不論你喜不喜歡這件事,你現在的生活都在決定你將來的遺產。你的存在會影響周圍的人,你的言行將改變他人生命的方向,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換句話說,你的生命是有意義的。你活著是有原因的,而你的任務就是找出這個原因。


好消息是,你可以決定那些對你最重要之人的回憶。你的想法、話語和選擇的行動都會產生影響。我們將在後續的章節中選擇那些行動,但現在,我們想幫助你釐清想要創造的記憶。


正如我們所建議的,想像一下自己的葬禮,這樣做很有幫助。問問自己:「當我離開時,我希望怎麼被記住?」你希望最親近的人說些什麼呢? 


不要跳過這個步驟。最有說服力且最有效的人生計畫,來自那些完全投入,並堅持執行計畫的人。必須全心投入這個過程,誠實敞開心胸,這樣才能捕捉你真正的價值。當你數算自己的日子、直面生命的有限,將能夠以一種有說服力、強大的方式激發自己的才智和情感。

 

 

我們問珍奈特人生計畫對她的影響時,她說:「我覺得這讓我成為一個更優秀的領導者。我更有同情心,也與他人更加緊密連結。」她表示,這個葬禮練習是整個過程中,最令人恍然大悟的部分。這麼做幫助她變得更謙虛,也更懂得自我覺察,進而澈底改變了她的企業文化。

 

自己的悼文自己寫


要寫出一篇令人信服的悼文,有個方法是寫下一系列簡短的遺產宣言,描述你希望生命中重要的人如何記住你。方法如下: 


1. 確定重要的人際關係。第一步是要確定哪些人會出席你的葬禮?這個練習,要假設今天你生命中所有活著的人,即使他們比你年長,都會參加你的葬禮,這些人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並不是請你為每一個會出席葬禮的人寫一段短文,因為可能會有數十人甚至數百人。舉例來說,只要寫「同事」這個類別就夠了,不需要列出所有人。家庭成員也是如此,「孩子」即包含所有,不用個別列出。以下是一些可能會參加你葬禮的人: 

 

‧ 神 


‧  配偶 


‧ 小孩或繼子繼女 


‧ 父母 


‧ 手足 


‧ 同事 


‧ 客戶或隊友 


‧ 朋友 


‧ 你指導過的人 


‧ 社群/教會/猶太教堂成員

 

你的清單不必包含這些全部,而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特製這份名單。例如,可以直接寫上你的配偶姓名。你列出的人數或類型,以及宣言的長度完全由你決定。目標是要包括盡可能多的人,並寫下足夠的內容,以便清楚了解你希望不同領域的人如何記住你。別忘了,這些都只是可能的選項,重點是,這些人代表了你可以影響的群體。只要他們還活著,而你也還活著,你就能產生正面的影響。


2. 描述你希望如何被那群人記住。其中一種方法是使用這個句型:「我希望(名字或關係類型)記得……」舉例來說,這是全職媽媽凱倫希望被丈夫記住的方式:

 

希望蓋瑞記得,他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希望他記得他有多麼信任我,以及我如何始終如一地支持、珍視並鼓勵他的夢想和抱負。我希望他記得我們之間強大的伴侶關係,以及我們各自的才華如何互補,讓我們的婚姻如此美滿。我希望他記得我們在身體、心靈和情感上如何相互吸引,以及我們總努力滿足彼此的需求。

 

以下是高中歷史老師查德希望孩子們記住他的方式: 

 

我希望他們記得,我是個深度參與他們的生活的父親。我希望他們記得,可以和我談論任何話題。我希望他們記得,我有規畫地引領整個家庭。我希望他們記得,我是如何藉由難忘的經歷教導他們。我希望他們記得,我總是全心全意關心他們。


唐娜是一間大型製造公司的部門經理,希望同事們這樣記得她: 

 

我希望他們記得,我是一個樂於服務他人,並致力於培養他們成為領導者的人。我願意放下自己的個人利益,幫助他們實現個人和職業目標。我希望他們肯定我總是告知真相,即便真相很刺耳,因為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希望能為他們服務。


最後,網路行銷人員艾瑞克表示,他希望社群媒體的粉絲這樣記住他: 

 

我希望他們記得我的坦承、真實和慷慨。我希望他們記得,我表現得比他們的期望更好,並給他們引人入勝、改變人生的內容和資源。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在我身上看到一個值得效仿的榜樣,一個有價值的生活。


3. 盡可能讓你的遺產宣言有說服力。別忘了,若你的人生計畫有足夠的說服力形塑你的未來,那肯定是同時觸動了你的理智和內心。這兩者都是必要條件。其中一種方法是,盡可能將遺產宣言寫得更具體和實際。

 

例如,不要說:我希望希拉記得我倆共度的時光。


應該要像這樣──

 

我希望希拉記得我倆一同歡笑、一起哭泣、討論對彼此重要事情的時刻,以及我們只是相擁而坐,看著日落的時光。


這些例子反映了一個人希望如何被其他人記得。他們都用「我希望某人記得……」 開頭,這是很棒的方式,但若你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可以嘗試另一種方法。想像你的葬禮是一部電影中的場景,當家人和朋友起身說話時,他們會說些什麼?繼續想像,還要把那些台詞寫下來。你希望他們說些什麼?把這些想法寫下來,你就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了。


寫好後,你就有一系列遺產宣言,可以組成你的悼文了。關鍵是將它寫得好像今天就是你的葬禮,而不是未來的某天。以下是湯姆的例子,你可以在本書後面的人生計畫範例中看到他和其他人的悼文範例: 

 

湯姆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人生使命是為孩子們帶來正面的影響。他和妻子麗莎將孩子、孫子和曾孫們當作生活中的首要優先事項。麗莎是他一生的摯愛,他們一起度過了許多充滿愛與歡笑的日子,無論是兩人時光,還是與美好家庭在一起時。


湯姆的三個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深深抓住了他的心。孩子還小時,他擔任他們的籃球及棒球教練,並不斷強調這些價值:好好享受、努力拚搏,並永遠抱持優秀的運動精神。他的孩子們從未忘記,並且意識到這些不僅適用於體育,也適用於人生:享受樂趣、努力工作,並良善、以善意與尊重對待他人。


在信貸產業度過了漫長的職業生涯後(包括擁有一間蓬勃發展的貸款公司二十年),湯姆成為了一名成功的高中籃球隊教練。他指導過的數百名球員參加了他的追思會,因為湯姆關心的不只是他們的運動表現,更在乎他們作為人的成長。


湯姆深信「生活平衡」這個理念。他很努力將平衡的重要性傳遞給每一位遇見的人,而他的人生也是他人學習的榜樣。


寫下悼文,想像它今日就要被宣讀出來,就能開始思考,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那些想像中的回憶變成現實。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逆向人生計畫:以終為始,寫下無憾人生的最實用工具》一起來出版, 麥可‧海亞特、 丹尼爾‧哈克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