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決定,請等到吃完離職聚餐之後再下。因為通常有很多憋了很久的秘密,會在這個聚餐上全部大爆發,甚至可能讓你傻眼:「蛤?原來這麼多人都討厭他?我以為只有我自己不爽才離職的欸!」真尷尬,離職單都已經跑完了,後悔也來不及。只能心想:「你們怎麼不早點說啊?」
當然不能早點說啊!江湖在走,秘密要藏好。討人厭的同事,一定不會只有你一個人討厭他,但所有的人都知道,要活得久、走得遠,不到離職,都要守口如瓶。
所以我覺得,離職的歡送聚餐,其實是最珍貴的一堂課。就因為即將與這個利益場合脫鉤,才能換來卸下心防、沒有利害關係的真心話。
然而,這些真心話的內容,從來不是重點,最刻骨的感覺,是心照不宣的道別。職場上再親密、再要好,「不能說的事」還是要等到確定同事關係結束的這一刻,才終於能夠傾瀉。
這也代表,彼此心中都了解,在很快的將來—可能不出三個月,我們都將消失於曾經的朝夕相處、日夜相對。
多吃幾次離職聚餐就會發現,大家也太厲害了吧!這些討厭的情緒,都能夠自己消化,只有菜鳥會被氣到要離職。
所以離職可以,但別忘了去吃一頓離職聚餐,那是上了幾年班換來最好的一頓飯。
會想離職,肯定有太多的原因,但千萬不能只是因為某個人很討厭,「討厭」不過是茶餘飯後、八卦配茶的甜點。
離職是一種分開的練習
有些離別,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例如分手、絕交、畢業。投入越多的情感,換來關係結束的教育越震撼。上班與離職,恰好能用較短的週期,感受一段關係的開始到崩解──曾經難分難捨,卻在離職生效日後從此兩清。
只要多經歷幾次,對於人生的來來去去就會習慣很多,甚至在每一次的開端,就能預見最後的分別。既然總有一天會成為過眼雲煙,當下也就不用太糾結。
有了這樣的想法,反而可能會走更遠。
▲(圖/幸福文化提供)
不只離職,感情也要「練習說再見」
那一年,我終於找到了那本雜誌。
和前男友還在一起時,有一次我們路過誠品,他說要找一本雜誌,我們停下來在店裡看了看,但是都沒有。那是一套三冊的雜誌,只剩下最後一冊買不到。
後來,他把前兩冊借我看。原來那是個三部曲,第一部是《練習一個人》,第二部是《練習在一起》。
回到家,我直接上網搜尋第三部曲,原來第三部曲是《練習說再見》,庫存有貨。嗯⋯⋯練習說再見?
好像有點不吉利。不過我還是加進購物車結帳,讓他集成了一整套的練習三部曲。
那時,我沒有拆開《練習說再見》的封膜,裡面的內容,我至今都沒有看過。可能是因為這樣,後來分開的時候,才沒能好好地道別。
人生就是被這些大大小小的相遇與分開,切成了好幾個階段。與其期待永不分離,不如在下一次分離來臨前提早準備,受的傷也就少一點。舊的過去了,現階段任務已結束,得面對的,永遠是下一個階段。
雖然我沒有看過那本《練習說再見》,但我確確實實地親身練習了很多次「說再見」。我發現,要說再見的只有「過去」與「現在」,從來不會是「未來」。
所以到底該不該離職? 考慮未來就好。只要有更好的未來, 就可以義無反顧地離開。願你的每次離開, 都是為了更重要的事而走,願你的每個再見,都能在心中沒有遺憾。
(本文摘自《下班後,人生才開始:上班決定薪水,下班決定人生!》幸福文化出版,張安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