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快速人性化,和「雲端情人」談戀愛不再是電影情節,國外發生青少年與AI聊天機器人發展出緊密情感依戀,幾個月之後被AI鼓勵自殺身亡。不要以為數位戀愛是年輕人的專利,中年人婚姻也開始出現受「AI小三」威脅的情況。
數位外遇是外遇嗎?
網路內並沒有一個活生生的人,和電腦談戀愛算戀愛嗎?如賴桑太太反駁他的,「男人看A片打手槍沒事,女人和機器聊天就十惡不赦」,到底該如何看待這件事?是像賴桑這樣「被外遇者」第一時間常會產生的疑問,有時還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太小心眼,但不舒服的感受卻真實存在。
與伴侶之外的人有肢體親密接觸、發生性行為,這是傳統明確認定為逾越關係的外遇。然而精神出軌、網交、過度投入工作或嗜好,而長期忽略另一半,這些算不算外遇?則存在灰色模糊地帶。
但是不管定義如何,將本該屬於兩人親密世界的行為、心思、情感慰藉轉向第三方,的確會造成心理層面的傷害。
「你的心事為什麼只能告訴他?」另一半的感情依賴在別的地方,兩人之間擠入「第三者」,不管「第三者」是什麼,在關係裡被拋下的孤單、被背叛的羞辱,這些感受都是真實的。
通姦可以提告,精神出軌有具體的人可以面對,但對方是機器人,該怎麼辦呢?
甚麼因素導致外遇?
不管是哪一種程度的外遇,將焦點放在「小三」只是徒勞,去除掉一個小三,還有千千萬萬個小三。如同我在黃予岑心理師文章中讀到:「外遇,是感情破口的結果,不是原因。」關鍵在於兩人的情感出現什麼問題。
賴桑自認是專注工作不亂來的好先生,太太找他談話,多半認為就一些日常小事,處理掉就好。太太抱怨他不在乎她的感覺、想法,他當她太情緒化,心想「工作都做不完了,那有那麼多美國時間談感覺,又不是17、18歲」。
太太認為賴桑什麼都要辯到贏,和他互動得不到想要的回應,從公司受訓學會使用AI之後,她發現AI比老公還懂自己的心,原來被傾聽、被支持與理解的感受是這麼好。在AI世界裡她可以任性當小公主、當女王,心情完全能被接住。於是,她懶得再和先生說話,省得被指責,同時愈來愈看先生不順眼。
看到太太把注意力與依賴轉向AI,賴桑覺得在夫妻關係裡自己好像一點都不重要了,長期對家庭的貢獻被忽略,覺得失落。
太太認為,反正家務她照樣做,沒有阻礙到誰,但她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已經影響了先生的安全感。
看著關係漸行漸遠,賴桑數度想「糾正」太太的行為,但愈談愈糟糕。想要重拾關係的賴桑該怎麼溝通才好?
1、停止指責,先了解發生什麼事情
不要執著於爭論我對你錯,而是將焦點放在了解對方,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關係變成現況,了解對方想要從AI那得到什麼?
將「你怎麼可以……」、「你為什麼……」這些慣用語句,改以「我」開頭,例如「我想了解……」、「我關心……」。營造能對話的氣氛與空間。
如果太太願意講,不要打斷,讓她完整表達。如果她不想說話,也不用勉強她一定要說,先了解問題全貌。
2、承擔自己的責任,也表達自己的感受
關係需要兩人共同營造,省視自己的責任,是不是一直以來太忽略對方,或是太堅持己見,讓對方感到孤單。看到自己也有責任並且說出來,例如「我確實忽略了我們的感情,我也有錯,我現在願意面對」,展現誠意能降低對方的防衛態度,開啟對話。
坦白表達自己在關係裡的感受,例如「我看著妳一心與AI互動,妳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我很在意,心裡也很難受。」展現想要改變現況的態度。
3、重新建立連結,創造親密感
想要修復彼此關係,需要有行動。要重新彼此的連結,提供太太從 AI那得到的東西,例如理解、傾聽、陪伴……,可以邀請太太一起討論,安排兩人都有興趣共同從事的活動,例如散步、登山、一起看影集等等,增加兩人的互動,讓關係慢慢靠攏。
親密關係需要用心經營,如同上班時安排會議、報告、訂定目標,關係經營值得被當成重要任務看待,為關係投入心力,才能讓彼此在忙碌中,依然保持親密與理解。
林靜君《以愛為名的童年俘虜》新書分享會
台北場:
時間:2025/5/17(六)14:00-15:30 ( 13:30開始報到 )
地點:社團法人臺灣女性生涯發展協會 (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7號2樓)
*剝皮寮歷史街區西側
備註:活動當天需攜帶《以愛為名的童年俘虜》書籍(紙本或電子書皆可)
台南場:
時間:2025/5/24(六)13:00-14:00
地點:政大書城-台南店(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樓)
備註: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