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異位性皮膚炎一換季都來了!補充「2蔬果+7營養素」告別紅腫乾癢,每天必喝「這1杯」勿過量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一換季都來了!補充「2蔬果+7營養素」告別紅腫乾癢,每天必喝「這1杯」勿過量

近期季節交替,溫濕度劇烈變化,使皮膚屏障變得脆弱,皮膚科門診也出現許多因為皮膚發紅、搔癢,甚至抓到破皮感染的病人。醫師提醒做好保濕、穿透氣衣物、遠離過敏源與壓力,皮膚搔癢時用乳液、藥膏或冰敷來緩解,避免抓破皮膚。營養師則建議避免攝取加工食品、過量咖啡因與甜食,才能告別癢癢,滋養肌膚。

 

時值春夏季節交替,皮膚科門診出現不少因皮膚發紅、搔癢,甚至抓到破皮感染的病人。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醫師林佳萱表示,氣溫與濕度的劇變會使皮膚屏障變得脆弱,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甚至出現微小破損,成為過敏原與刺激物進入皮膚的通道,引起發炎反應。而且患者不分年紀,從小朋友到年長者都有。

 

為何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總在換季時來敲門?

 

林佳萱指出,皮膚疾病的惡化可以分為「外因性」和「內因性」:

 

●外因性:包括氣溫、濕度的變化、紫外線曝曬等外部環境因素,這些都會損害皮膚屏障,導致水分流失及乾燥。另外,換季時空氣中塵蟎、花粉、黴菌孢子等過敏源濃度上升,增加對皮膚的刺激。

 

●內因性:與遺傳的過敏體質及自身的免疫狀態有關,包含季節交替期間,體內的荷爾蒙波動、自律神經系統等也可能影響免疫系統,使發炎反應更加明顯。

 

「濕疹是一個總稱,指的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發炎反應。」林佳萱說,濕疹症狀包括紅癢、脫皮及水泡等,可能是急性或慢性,如汗皰疹、痱子等都算族。而異位性皮膚炎則是與遺傳性過敏體質有關的特定型態的慢性濕疹,常與氣喘及過敏性鼻炎一起出現。

 

她提醒,若是出現搔癢難耐的病灶,影響生活、工作或睡眠,應及早就醫,避免病灶範圍持續擴大,或抓破皮膚、出現滲液,導致傷口感染形成蜂窩性組織炎。

 

 

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如何治療?

 

對於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林佳萱表示,第一線治療包括保濕藥膏、外用類固醇藥膏、免疫調節劑藥膏,以及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止癢,並可搭配窄波段UVB 311 nm紫外線光療。症狀較嚴重的人,也可考慮短期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

 

針對極度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生物製劑杜避炎(dupilumab),以及最新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 Janus激酶抑制劑(JAK inhibitors)來治療,成效十分良好,且無長期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

 

預防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6秘訣

 

林佳萱也分享,預防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保養的秘訣:

 

1、做好保濕:每天洗澡後勤擦乳液,保持皮膚水潤。

 

2、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選擇無刺激性清潔劑。

 

3、穿透氣衣物:選擇棉質衣物,避免穿過於厚重或不透氣的衣物。

 

4、遠離過敏源: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源,若不確定自己的過敏源,可向皮膚科醫師諮詢,安排檢查。

 

5、減壓:適當調節生活壓力,維持身心平衡。

 

6、避免搔抓:皮膚癢時,使用乳液、藥膏或冰敷來緩解癢感,避免抓破皮膚。

 

 

延伸閱讀:

濕疹紅腫乾癢,是體內濕氣太重!白雁:每天3分鐘這樣做,改善反覆發作皮膚癢

 

2蔬果+7營養素助穩定免疫系統

 

除了外在保養,吃對食物也是關鍵!營養師高敏敏表示,補充對的營養,能從內而外滋養肌膚,減少乾癢不適。究竟換季時該怎麼吃,才能讓皮膚穩定度過?

 

●蘋果

 

蘋果多酚能幫助抗氧化、降低過敏反應,讓皮膚不容易發炎、紅腫。一顆蘋果大約有200~500mg的蘋果多酚,有助於抗氧化、抗過敏、抗癌,帶皮吃還能多攝取4倍的維生素E,果皮中的非水溶性纖維也有助增加糞便體積,預防便秘,建議每天吃一顆蘋果,益處多多。

 

●綠色葉菜

 

綠色葉菜含有豐富葉綠素,每天吃一碗半的蔬菜,不只能幫助皮膚抵禦環境刺激、改善過敏症狀,也能補充一日膳食纖維所需。

 

●維他命C

 

維他命C能強化人體黏膜細胞,增加自身免疫力、減少過敏原入侵,還能幫助皮膚維持彈性與修復能力,減少乾燥脫皮。

 

●維他命D

 

維他命D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皮膚敏感與發炎機率,每天曬太陽10~30分鐘,就能讓皮膚自然合成維他命D。沒有陽光的日子,也可以多攝取深海魚、蛋黃、牛奶及菇類等食物補充。

 

延伸閱讀:

日曬能補充,為什麼6成台灣人「維他命D不足」?4大NG觀念害骨鬆、肌無力,增糖尿病風險

 

●維他命E

 

能幫助肌膚對抗乾燥與環境刺激,維持水分平衡、減少脫皮與搔癢。

 

●益生菌

 

益生菌能維持腸道健康、調節免疫系統,改善症狀,建議可以補充優酪乳、優格。

 

●槲皮素

 

槲皮素是一種來自植物的多酚類成分,也是天然抗組織胺,能有效的抗過敏,降低換季時的敏感與紅腫。除了可以透過蘋果、櫻桃等水果補充素,洋蔥、青椒也富含槲皮素,而且槲皮素是脂溶性,隨餐吃是最好的。

 

●MSM有機硫化物

 

甲基硫醯基甲烷(methylsulfonylmethane,MSM)是具有「有機硫」的化合物,能幫助膠原蛋白與角蛋白生成,增強皮膚的保水能力,減少粗糙與乾裂。可以從大蒜、洋蔥、蘆筍、甘藍及蛋白質類食物中攝取到。

 

●共軛亞麻油酸(CLA)

 

攝取適當的共軛亞麻油酸,有助於減少皮膚發炎,提升肌膚屏障功能,讓皮膚更健康、不易乾燥。日常可以從紅花籽油、葵花油、羊肉、牛肉、乳製品等食物中攝取。

 

 

高敏敏強調,體質的調整無法一蹴可幾,至少需要1~3個月的時間慢慢進行飲食調整,才能幫助舒緩症狀、減少發作。

 

而除了補充抗過敏營養素,也要避開容易讓身體發炎的食物,包括「加工食品」、「不新鮮的海產或易過敏食物」,以及「過量咖啡因與甜食」。同時保持充足睡眠、放鬆心情、維持環境清潔,才能告別惱人癢癢,清爽度過換季時節。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