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用平板點餐,免去語言溝通困難
我們總是因為不熟悉,就選擇退縮,但多用幾次之後,便不那麼害怕,也不會擔心出錯了。例如我現在非常會用麥當勞的點餐機,但若是第一次去的餐廳,又碰到頁面設計很難點選,還是常常會感到沮喪。
反而是在國外用餐時,會希望能用平板點餐,因為可以避免語言不通的困擾。記得去年到日本賞楓,所有餐廳幾乎都用平板點餐,但因為有圖片可供點選,加上一些漢字,讓我們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除了線上點餐,日常生活也越來越仰賴線上支付。今年5月的北歐之旅,對此特別有感。領隊在行前提醒大家,如果久未在歐洲刷信用卡,有時會遭鎖卡,或是必須提供pin碼,才能使用。
這是以前沒碰過的狀況,所以出發前必須確定刷卡不會出問題。我不想打發卡銀行的客服專線,因為要照語音指示按一堆選項,又怕在過程中不知該選哪一項,所以決定直接去附近分行請行員協助。
行員雖然無法協助,但他會幫我直接聯繫客服人員,無須按一堆選項,很快就幫我設定了要去的國家,避免可能的鎖卡狀況發生。不過,pin碼的設定太複雜,就只好放棄。
為了避免沒有pin碼可能造成的麻煩,決定請子女幫我設定Apple Pay。萬一信用卡不能用,至少還能用Apple Pay。設定成功後,我還去附近超商實習一下。我常用悠遊卡做線上支付,但用手機支付還是初體驗。
一切準備妥當,這才能放心出國。到了當地,才發現這些準備都是多餘,因為在北歐五國的消費,通通都能刷信用卡,也不用出示pin碼。以往在歐洲旅行,最麻煩的是找不到零錢上廁所,如今在北歐用信用卡就行,真是太方便了,而且連路邊買小吃也可以。
眾人皆知北歐物價高,但用信用卡輕鬆刷,就感受不到物價了,等回台灣收到帳單再說吧!最後,根本沒用到Apple Pay。不過要提醒大家,商家一般都收VISA或Master Card,但JCB卡或銀聯卡就不一定能在北歐使用。
幾個按鍵完成報稅、叫車
我認為最容易的線上交易,莫過於財政部的報稅網站。只要幾個按鍵,再加上你如果對政府代算的稅額又沒意見,真的不用30秒就能完成。以往都是我用人工報稅,非常花時間。我還要求老婆一定要學,因為如果我先往生,她才能自己完成報稅,但她始終不肯學。現在報稅網站這麼便民,她說她就不用學了。
我最挫折的經驗是線上訂旅館房間。今年初和老婆去南部玩,因為很隨興,沒有具體計畫,想說到當地再用訂房App就好。要去恆春之前,上了一個訂房網站,看到一間民宿一晚不用900元,照片中的房間也算乾淨,立刻就照著指示一步一步完成。最後結帳時,居然變成1400元!我也不知道哪裡出錯,但想說還算便宜就按「送出」了。或許有加上服務費,後來又送我折價券,但我也懶得追究了。
延伸閱讀:
我現在很會用計程車App,但等車時,又看到一輛空計程車經過,還是很糾結,該直接揮手上車,然後取消叫車,還是繼續等呢?
不過,我還是不習慣用手機進高鐵站,依舊拿著紙本票才有安全感。朋友有一次趕高鐵,都快來不及了,卻發現手機正好沒電,進不去閘門。他趕緊拿行動電源充了1%的電,才終於上了高鐵。
雖然科技有時會出狀況,但多數時候還是能帶來很大的方便。去年9月底,颱風來襲,打亂我們全家從台東回台北的計畫。所幸小女婿在網上立刻訂票,才能順利上車。當我們好整以暇在等車時,看到很多人焦急地在車站大廳排隊買票,才發現如果不會線上交易,生活肯定會越來越不容易。
熟齡朋友們,絕對不該墨守以前的生活習慣,一定要趕上科技的進步,這樣才能讓日常生活至少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