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節食!她吃飯改變1件事,半年體重86→62公斤、血糖變穩定…醫揭關鍵:先吃它就不易囤脂肪

不是節食!她吃飯改變1件事,半年體重86→62公斤、血糖變穩定…醫揭關鍵:先吃它就不易囤脂肪

減重不一定要嚴格戒澱粉,醫師蕭捷健指出,一名女子體重長期卡關、血糖不穩,但透過「餐前先吃蛋白質」的飲食順序調整,半年就從86公斤降到62公斤,血糖也恢復穩定。他表示,餐前先補充蛋白質,能穩定血糖、後續進食不易囤積成脂肪,這正是該案例成功瘦身的關鍵。

 

減重醫師蕭捷健在YouTube頻道指出,有位女子過去減重總是卡關,體重忽上忽下,導致血糖也不穩定,於是建議她餐前先補充蛋白質,吃豆腐、雞蛋、瘦肉或蛋白飲,三餐都如此進行,半年後該女子體重從86公斤減至62公斤,血糖也變得很穩定。

 

蕭捷健表示,該案例沒有採用極端飲食,也沒有戒斷澱粉,只是調整飲食順序,就改變了整個代謝平衡。他解釋,「蛋白質緩衝」的作法是讓蛋白質先進入人體,擋住後面要進來的澱粉,避免血糖突然飆升,也不容易讓胰島素亂衝。飯可以吃,但要先攝取蛋白質墊底,讓身體慢慢消化、吸收,這樣的方法飯後不會昏沉,也比較有飽足感、不容易嘴饞。

 

蕭捷健指出,2019年康乃爾醫學院研究發現,先吃肉、菜再吃碳水,可以讓飯後血糖反應下降40%。餐前先補充蛋白質,後續再進食就不易囤積成脂肪,這正是該案例成功瘦身的關鍵。

 

蛋白質減重優勢在哪?

 

蕭捷健說,蛋白質減重的優勢包括刺激腸道分泌「天然瘦瘦針」GLP-1,每餐吃能讓血糖上升緩慢、胃排空變慢,也因為飽足感較久,可以減少吃零食的機會;其產生的食物熱效應,所消耗的熱量也比碳水來得多;吃足夠的蛋白質能保留肌肉量,不容易復胖。

 

延伸閱讀:

1年半甩肉18公斤、身體比實際年齡少11歲!醫師親揭減重經驗:我如何靠減醣、超慢跑擺脫脂肪肝

 

蛋白質該吃多少?

 

蕭捷健建議,若想維持健康,就要攝取與體重相同克數的蛋白質;想減脂不掉肌肉,就要每公斤體重乘上1.5克。蛋白質是對減重最有幫助的營養素,正確攝取關鍵在於每餐要吃夠、平均分配到三餐,這樣才能全天維持飽足感與代謝,不要集中在晚餐一口氣吃一堆。

 

本文授權自中時新聞網,原文見此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