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懷才不遇、前任都渣男?別怪世界與你為敵,「受害者心態」才讓人不幸:寬恕,是獲得自由唯一方法

工作懷才不遇、前任都渣男?別怪世界與你為敵,「受害者心態」才讓人不幸:寬恕,是獲得自由唯一方法

別讓「內耗」拖垮你的人生!

生活中總有人,一不順心就怪別人、怪環境,好像全世界都與自己作對。薪水低怪公司,同事升職怪關係好,分手了怪前任不懂珍惜……他們的口頭禪永遠是「不是我不行,是周圍的人總是排擠我」。

可是,把問題全丟給別人,真的能解決問題嗎?還是只會越陷越深,成為自己生活的「受害者」呢?

 

別再以為全世界都與你為敵

 

生活中總有一類人,他們過得不太好時,就認為一定是別人的錯,一定是被人迫害的。社會是地獄,他人有問題,就好像所有人生下來的使命都是來迫害他,就好像全世界都與他為敵。

 

我有一位男性朋友,他最愛的論調是懷才不遇,每次說到工作,他都氣得直跺腳。不是長官有眼無珠,就是同事搶他的風頭,總之這幾年換的好幾份工作都不適合他。他掛在嘴邊的話總是「不是我不行,是周圍的人總是排擠、打壓我」。

 

我的另一位女性朋友,戀愛經驗豐富,坦白講是分手經驗豐富。她每一次分手後都要把前任罵到狗血淋頭,包括:不體貼、不上進、控制欲強等,怎麼說都是對方的不好。她最愛說的話是:「要不是這些不值得信任的前男友耽誤了我,我現在早就已經結婚生子了。」

 

生活裡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種心態簡直是這個世界上最常見又最難根治的慢性病之一。一般情況下,有這種心態的人最愛在生活中扮演受害者、弱者等苦情角色,且容易入戲太深,陷入荒誕的邏輯之中。

 

薪水不高是因為這個行業的薪資水準低、我沒升職,同事晉升了,同事還不是靠關係、談戀愛總吵架,都怪男朋友不爭氣等。

 

他們的現狀一定是慘烈的。是的,我沒有想讓誰在悲戚的生活中掩耳盜鈴,我確實能看到這些人過得不如意。可是,把問題統統丟給別人,自己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這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身為最關鍵的當事人,真的能置身事外嗎?

 

延伸閱讀:
孩子不聽話、男人成了渣男、朋友無視你、同事不夠尊重你?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受害者心態,源於不想負責任

 

如果我們認為發生不好的事不是自己的錯,就不需要為它負責。如果我們不需要為它負責,自己就始終是受害者,永遠無法翻身。懷著受害者心態,你會逐漸在內心放大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受害者,每天都生活在抱怨之中。

 

之所以會有這種看似不理性又有很多壞處的心態,最開始是因為它能夠給我們暫時的保護,這種保護就是心理防禦機制之一。

 

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在面臨挫折或緊急狀況時,我們的心理會產生一種適應性傾向──自覺或不自覺地擺脫煩惱,減輕內心的不安,以恢復心理的平衡與穩定。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如果把責任都歸咎於別人,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輕自己的內疚,也會減少無力感帶來的自卑。畢竟這樣做的成本很低,既不必承認別人有什麼長處,也不必找機會提升自己,只需要站在原地發脾氣就可以了。

 

這樣看似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我們遇到的不公平問題,反正都是別人的錯,我們只是在被「虐待」,於是最終成了一個「受虐狂」。

 

這是心理防禦機制使用過度所產生的必然惡性結果,即「退縮行為」。我們在困難面前不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而是選擇退縮,怨天尤人是我們唯一的回應。

 

在這種自憐的狀態下,人會覺得整個世界都與自己對立,陷入僵局。如果不採取行動,人就會迷失在憂鬱和自憐的恐懼中。這就是你給自己設定的惡性心理遊戲:受到傷害→別人的錯→我是受害者→我可憐自己→被動迎接傷害→不作為

 

 

受害者心態的好處

 

當然,你遲遲不肯行動,還因為受害者心態給你帶來了很多好處,包括:

 

❶ 你會得到幫助

 

❷ 你不用面臨風險

 

❸ 你不用承擔責任

 

❹ 讓你感覺良好

 

現在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如果你還有一點野心,請從現在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工作不順是否不僅是因為職場環境惡劣、長官勢利? 那個看似有心機的同事是否確實具備一些你沒有的能力? 女友棄你而去是因為她嫌貧愛富,還是因為對你的不求上進感到失望?

 

如果你不能嘗試從這些角度思考自己的人生,那麼別人講再多都無濟於事。我知道那些多年養成的受害者思維,讓你感到親切又熟悉,但回頭看看,它究竟給你帶來了什麼呢? 除了在你前進的道路上不停地扯後腿,它還會讓你更加顧影自憐,在每個深夜不停反芻發生的一切,並捶胸頓足問:「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自己?」

 

請不要再糾纏於這個問題而拖垮自己。不如問問自己:「我能做些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誰能幫助我?我該從哪裡得到解決問題的資訊?」讓大腦多一些更富有建設性的想法,你就不會陷入受害者心態的囚籠,而是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努力。

 

用實際行動去寬恕。「當你對另一個人抱有怨恨時,你必然要與那個人或環境,保持一種比鋼還要堅實的情感聯繫。寬恕是消解這種關聯並獲得自由的唯一方法。」在凱瑟琳•龐德(Catherine Ponder)的這段話中,你會找到選擇寬恕的最好原因之一。

 

只要你不原諒對方,你就始終和對方有關聯。你將一遍一遍想起那個冤枉你的人以及他做過的事。你們之間的情感是那麼強烈。你和你身邊的人,會因為你內心的混亂承受很多痛苦。在你寬恕對方的同時,也意味著將自己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你對誰都好,就是對自己太差:過分善良不是好事!停止取悅,過想要的生活》聯經出版,大將軍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