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雄一位住在大寮區的76歲阿嬤,早上7時許騎機車出門買菜,到下午4點多都沒回家,打電話也聯繫不上,家屬焦急報警協尋,分局調閱監視器,發現阿嬤一路北上,已經騎到台南市,轉報台南警方接手。
而台南市警依據阿嬤車號追查,最後晚間8時許在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上攔下她,當時阿嬤已經離家約54公里遠,經員警告知才驚覺「我怎麼騎到台南了?」
由於時值農曆7月,讓阿嬤迷途事件增添神秘色彩,無法理解阿嬤為何從白天騎到黑夜,都沒發覺自己離家越來越遠。警方將阿嬤帶回派出所,確認她身體無異狀,趕緊聯繫兒子接回,才結束這趟迷航之旅。
失智者對時間、空間掌握不佳
醫師指出,一般人偶爾會忘記今天是幾號,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但失智患者會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甚至會在住家周圍迷路。近年媒體常報導長者迷途、甚或發生憾事,其實極可能是因罹患失智症才導致走失。
衛福部台南醫院就曾分享案例,表示身體硬朗、平日全靠自己打點生活的75歲老先生,某日只是想到離家5分鐘路程的雜貨店買菸,騎著摩托車竟找不到雜貨店在哪裡,最後從台南市北區一路騎到13公里外的西港七股一帶,才被巡邏員警發現。
迷路對長者當下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也會造成生理上的負荷,包括脫水、跌倒、車禍、失溫等,如果沒及時發現,嚴重時還會有生命危險,如年初女星林葉亭的父親就是走失後失足溺斃。而對家人來說,失智長輩走失,也有強烈的心理壓力、以及照護上的負擔。
對此,許多網友都有類似經驗,有人分享自己的爸爸就是從嘉義騎車出門,7個小時後才在台南找到。期間網友雖聯絡上父親,但卻說不出自己身在哪裡,後來聽到背景音似乎有其他人聲,趕緊叫爸爸把手機交給對方聽,才得知老人家所在位置。而對方也好心協助留住老先生,隨後才能請警察順利找到他。
防長輩走失6撇步
而許多網友也貢獻各種小撇步,包括申請愛心手鍊、GPS定位手環、手機裝定位APP、隨身攜帶聯絡小卡等,還有人出奇招說,以後每次都只幫長輩機車加30元的油就好。而結合醫師的建議,大致可以列出以下幾招:
●將「姓名+住址+緊急聯絡人」做成隨身小卡,放進錢包、機車置物箱等處;或是持相關證明文件,向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申請「愛心手鍊」。
●配戴GPS手環或隨身物件藏AirTag、手機裝定位APP,方便追蹤位置。
●內政部警政署開辦自願指紋建檔服務,可持身分證、戶口名簿或身心障礙手冊等資料,帶長輩親赴警局建檔,這樣長輩走失送警局時,才能更快聯繫上家人。
●設置家門防護措施:加裝門鎖或警報器,避免患者隨意出門。
●通知鄰居協助:讓鄰居熟悉患者,幫助留意其動向。
●每天一通電話或視訊,確認人在哪、吃飯沒,確認長輩身心狀況。
▲台南運用善款免費提供「預防走失愛心手鍊」。(圖/取自臺南市麻豆區衛生所FB)
失智5大徵兆,出現2項應就醫
除了迷路、健忘之外,臨床上常看到的失智症狀可歸納為5項,家中長輩若是出現其中2項,就應該立即前往醫院身心科或是神經內科做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緩病情。
1、記憶力喪失足以影響生活技能:如木工師傅,突然間忘記與客戶約定的項目,或是重複製同樣的家具等。
2、經常做的事情卻做不好:如對醃泡菜相當熟練的阿嬤,突然忘了某個步驟或是原本該加糖確加成了鹽。
3、 突然間的斷片:搞不清楚時間或忘記回家的路,但一段時間後又想起來。
4、 物品錯置:如鑰匙放在冰箱裡或是雞蛋擺在鞋櫃上。
5、 情緒行為異常變化:如原本個性溫和突然間變得易怒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