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的財富,從省1杯咖啡起步!名嘴狄志為7招攢「老本」:存ETF讓股息養你、月配息保單像買小套房

50後的財富,從省1杯咖啡起步!名嘴狄志為7招攢「老本」:存ETF讓股息養你、月配息保單像買小套房

很多人問我考什麼金融執照?那真的不重要,怎麼理財為我的退休人生打算,才是王道。

其實到了 50 幾歲,如果你沒有什麼負債,恭喜你,你的理財已經成功一半。但接下來的人生下半場,該怎麼規劃,才不會在退休後手忙腳亂呢?


我一直很主張「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所以在理財的配置上,我自己有幾個原則:

 

1、定存:安全的急用金

 

有一部分的錢我會放在銀行定存。雖然利率不高,但至少保本,而且需要急用或有較大筆支出時,可以隨時動用。就算中途解約利息也損失不大。這筆錢我把它視為緊急預備金,能讓生活比較有安全感。

 

2、股票/ETF:讓股息養你

 

專家常說錢要放在股市,靠股息養老。但老實說,如果你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股票、對市場了解不深或心臟不夠大,其實不用勉強自己天天盯盤。可以把部分資金放在 ETF 或選擇幾檔存股標的,像是金融股。

 

舉例來說,有名人長期持有兆豐金,放了20年,累積到60張,加上他其他的股票,每年光股利就有20多萬。這樣的穩定配息,也是一筆很好的被動式收入。

 

3、定期定額基金:交給專業的人幫你投資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熟悉股市、不知道怎麼挑標的,其實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你可以挑選一些體質穩健、由專業經理人管理的基金,讓專業的人替你做功課

 

這種方式不用每天盯盤,透過長期的平均成本效果,也能慢慢累積資產。對我們這個年紀來說,這是另一個省心又相對穩健的選擇。

 

▲資深媒體人狄志為近年常在臉書分享生活大小事,也對理財頗有研究,深受許多讀者喜愛。(圖/翻攝自狄志為臉書)

 

4、保險:保障健康與財務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所以不重視保險。但實際上,保險真正用到的時候,會讓你打從心裡慶幸有做準備。它不只是保障,還能幫助理財、財富傳承,甚至帶來現金流。

 

我自己在醫療險和長照險的配置上就滿完整。從小我媽媽有保險觀念,讓我長大後延續這個習慣,趁身體狀況還不錯時,把保障買足。

 

疫情期間剛推出長照險,我也入手了,但將來若需要臥床或請看護,建議擁有4~7萬/月的給付,未來萬一用到比較不會造成家人小孩的負擔,對家庭幫助非常大。這樣一來,萬一老後身體出狀況,也不會拖累孩子。

 

5、月配息保單:像買了一間小套房

 

除了定存與股票,我也把一部分資金放在月配息保單。你的月配息保單會為你帶來穩定的非工資收入,像為自己打造終身俸的概念,目前我還沒退休,這筆配息就來Cover全家的保險費。

 

想像這筆錢就像買了一間小套房,每月有租金收入,但卻不用擔心房客搬走、也不用繳房屋稅和地價稅。

 

等我70歲退休時,如果本金還能隨著投資成長,基本上20年下來早就回本了。這種方式更聰明、更有效率。

 

延伸閱讀:
留北市小套房收租vs賣房存股…「半退休」資產怎配置?專家指路:分散投資風險,還能享房產增值

 

6、退休金目標:要有心理準備

 

過去大家說存1000萬就能退休,但現在專家認為至少要準備2300萬,才能安心生活。

 

換算下來,如果20年後每人每月有10萬元生活費,生活就能過得很不錯。所以我會盡量透過不同的方式去累積現金流,讓自己退休後不會手頭緊

 

7、為孩子規劃:小錢也能積少成多

 

除了自己,我也開始幫孩子做規劃。一個孩子快滿18歲了,另一個弟弟當然也要公平。其實這些準備並沒有想像中貴,你只要每天少喝一杯咖啡、一杯手搖飲,或少買一次炸雞,把這些錢省下來,就能幫孩子慢慢累積未來需要的資金。

 

理財這件事,從來不是「年紀大了才需要」,也不是「有錢人才該做的」。

 

越早開始,你越能享受到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果,這一點去問任何一個理專,他們給你的答案都會是一樣的。所以到了50歲以後,我們努力工作賺錢,不只是為了養家,更是要為自己累積「老本」。

 

定存提供安全感,股市與基金帶來成長,保險守護健康,月配息保單創造穩定現金流,這些都是人生下半場重要的理財工具。

 

錢沒有不見,只是換了一個更適合的方式去運用而已。與其擔心未來,不如現在開始分配好資金,讓自己與家人都有保障。因為最後的道理很簡單:你不理財,財不會理你。當個聰明的消費者,才是最實在的退休準備。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