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底氣,美是底線
在一堂關於人工智慧的公開課上,主講人正滔滔不絕:「人工智慧的特長之一是預測,這有什麼用呢?打個比方說,透過你平時的消費習慣,距離你最近的超市能夠大致預測你近期需要採購什麼。如果這家超市取得你們家智慧冰箱的資訊,那麼在你發出採購指令之前,超市就會早早地將你最喜歡的鮮奶送到你家門口。酷吧?」
說到這裡的時候,她故意賣了個關子:「大家想一想,人工智慧時代最要緊的事情是什麼?」
底下有人喊:「要保護好個人資訊。」
她笑著搖搖頭說:「要有錢。」
主講人叫柳茹,一個集智慧、美貌與樂觀於一身的女子。她的簽名檔寫的是:「錢是底氣,美是底線。」
不管去哪所學校演講,她都會向學生強調:「畢業以後,相由『薪』生。」
為母續命,負債破產
把時間往前推五年,算得上家徒四壁的柳茹正面臨著人生中最艱難、最絕望的選擇:她的媽媽被確診為肝癌晚期,這是她世上唯一的親人。
醫生給了兩種選擇:一是花錢續命,二是放棄治療。前一種選擇的後果是她需要負債超過三十萬元人民幣,後一種選擇的後果是她馬上變成孤兒。
想必很多人都會說,「當然是花錢續命」,柳茹也毫不猶豫地選了這個。
緊接著,出現了第二個選擇題:一、用一萬多人民幣一針的進口藥,但不能用醫療保險,好處是病人的反應會很小;二、用一千多人民幣一針的國產藥,好處是可以用醫療保險,但會出現嘔吐、掉髮等劇烈的不良反應。
很多人又會很輕鬆地說,「當然是用進口藥」,沒錯,柳茹也是選的這個。
大約熬了四個月,所有的積蓄、借款都用光了,所有的親戚都躲著她走,她在醫院的廁所裡哭得撕心裂肺。
貧窮最大的問題,失去自保、保護摯愛的能力
再回憶起當時的艱難,如今已經小有成就的柳茹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流出眼淚。她說:「貧窮最大的問題,是在人生的關鍵點上,讓我失去了保護至親的能力。」
想起主持人馬薇薇說過的一段話:「人生大致有三種類型的選擇題:一是,兩個選項都是對的,所以無所謂,選哪個都很爽;二是,一個選項對、一個選項錯,這也沒問題,選錯了就當是自己傻;三最難,因為兩個選項都是錯的。」
窮得越久,就越容易遭遇第三種類型的選擇題。因為窮,很多時候是沒有正確選項的。
金錢就像是包裹這個功利世界的脂肪,它能幫你緩衝厄運的打擊、減少失望、降低傷害,甚至能幫留住自己的親人與愛人。
已經是大人了,你得成為屋簷
一旦你的錢包癟了,就會迅速地感受到來自貧窮的悲哀。錢確實不是萬能的,但不爭的事實是,錢可以轟掉生活中半數以上的攔路石。
當遇到喜歡的人的時候,能有足夠的底氣去表白;當不準備結婚的時候,能有信心慢慢等、慢慢挑,敢把催婚的話都頂回去。
當爸媽漸漸老去的時候,能有時間和機會盡孝;當看到喜歡的東西時,有機會馬上拿下它。
當受夠了老闆的氣的時候,會有膽量說「我不幹了」;當被生活折騰得疲憊不堪的時候,能夠隨時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
而不是,明明喜歡這件衣服,卻不得不買另一件更便宜的;明明喜歡這份美食,卻不得不點另一份有優惠券可以折抵的;明明對這款包包喜歡得不得了,卻不得不狠心地忘了它;明明早就想去旅行了,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找藉口說「等有時間了」;明明已經氣得滿屋子砸東西了,卻不得不小心地避開所有值錢物品……
我的建議是,不論你是君子還是女子,愛財如命永遠沒錯,但一定要記得取之有道,不是「張著嘴巴,等人來餵」,也不是「把腦袋一歪,靠到誰算誰」。
前半生再安逸、再放肆,下半生還是要靠金錢、靠本事。你已經是大人了,不要想著到處找遮風避雨的屋簷了,你得成為屋簷!
(本文摘自《人生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暢銷典藏改版】》高寶出版,老楊的貓頭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