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黃冠誠
忍,不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是放下,放下心頭的那把刀,就不用忍了。否則,那把刀遲早要開殺戒,不殺人就會殺自己。放下了,也就無所牽掛了。
閱讀更多
2020-05-27
傅恪恩
斷捨離這個字眼,近幾年在博客來排行榜上一直很紅,儘管如此,看了那麼多間房子,還是往往從堆積物中,看到許多老人家對舊東西的執著,讓我忍不住想來分享,一個從房仲朋友那聽來的真人真事故事。
閱讀更多
2020-05-15
山下英子
我問自己一個問題。過去我一直看不起「媽媽追求的價值觀」,但遵循她的價值觀得到的結果,是否讓我感到開心?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我是否應該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媽媽身上?一昧地指責囤積東西的媽媽,要她丟掉自己的東西? 答案也是否定的。
閱讀更多
2020-05-08
吳若權
沒有人能夠預知,將來會在哪個場景,用什麼姿態和這個世界告別。 我們唯一要學習的就是:放下。 而不是執著於任何形式的懸念,或是貪戀於任何美好的時刻。
閱讀更多
2020-04-23
傅恪恩
住慣南部的老公,面對動輒7、800萬起跳,坪數卻只有1、20坪的台北房屋,充滿了怨言,「我覺得,我們還是要買透天比較好」老公這樣說著。
閱讀更多
2020-04-15
李春杏
接納需要學習需要勇氣,更需要時間來好好消化,儘管將心裡的猶豫先全部擱著,好好告訴父親自己心裡的糾結,好好跟父親說說從小到大的感謝與道歉,好好的告別,把愛說出口,讓父親有機會安息,讓自己有機會釋懷。
閱讀更多
2020-04-13
吳若權
我們常用 世俗 的觀點,去妄加評斷別人的是非。其實所有的狹隘觀點,都是在「二元對立」的推論之下產生的結果。
閱讀更多
2019-12-31
邁克‧赫布
如果你只剩下三十天可活,你會如何度過? 你的最後一天會是什麼樣子? 誰會在你身邊?在這幾個問題所喚起的諸多事情中,或許最重要的感傷的情緒是「你只會死一次」。
閱讀更多
2019-12-11
黃啟團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和了塵一樣想要逃,想逃離一份工作、一份感情、一個家庭,甚至,想逃離一個國家。可不管我們逃到哪裡,總會有人不喜歡我們,總會有人和我們的意見產生分歧,總會有人批評或指責我們,環境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面對不如意,我們當然可以選擇逃避。可是,了塵從 世俗 逃到了寺院,卻還是想逃。到底逃到哪裡,才是我們理想的伊甸園?真的有那麼一個處處如意的伊甸園嗎?我想,如果把自己看成「受害者」,逃到哪裡,結果都一樣......
閱讀更多
2019-11-18
周思潔
我們公司規模不大,人也不多,我就把這些員工當作家人照顧好,也算是對社會盡一點責任,沒什麼不好。我的個性很慷慨,這一點我承認。
閱讀更多
8/ 10
第 8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