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島田裕巳
編按:一直以來,喪葬費用算是不小的經濟負擔。據統計,在台灣大約需要30萬或者更多……隨著台灣人對「身後事」的態度轉趨開放,台北市政府統計,民國103年起,參加環保葬人數漸增,樹葬最多、當人生的終點到來,讓一切「歸零」,也是葬儀方式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2019-10-22
吳姵瑩
在家庭治療理論中,我們經常會討論這其實是三角化的過程,也就是「工作」本身已成為夫妻關係的第三者。工作提供男性安全感,減少了面對家庭裡對父親與丈夫角色的失望與挫敗感,讓他們投注更多時間在事業上,形成關係的惡性循環。
閱讀更多
2019-10-1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並不是建議大家以後都不必出國旅行,只是說不必再因為羨慕,但自己卻做不到而感到挫折。不過,我要提醒的是,我或許幫你卸下了「第三人生應該要常常出國旅行」的情緒重擔,但這時你該省思的是,你的生活是否過得充實、有意義?這或許才是時間可能非常漫長的第三人生裡最重要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19-10-08
羅布列
如果你剛認識許多不同的人,可以花一點時間環顧四周,趁這些人還在的時候,練習回想他們的名字。你想讓這些名字在腦海中保持活躍,如果你剛剛記住了許多不同的名字而不把它們放在腦海中久一點,可能會很容易忘記。
閱讀更多
2019-10-08
羅布列
如果你在接收訊息時缺乏注意力,代表你對想要記住的內容沒有形成清楚的認識。然而發展這種清楚的認識非常重要,日後你才能回想起來,否則回想的時候會變得像霧裡看花一樣,細節模糊不清。如果你經常失去焦點和注意力,首先你需要的是克服這些問題,記憶力才會改善。
閱讀更多
2019-10-08
羅布列
很多人都有車,而且我們通常都記得停在哪裡,但有些事比忘記最寶貴的資產放在哪裡更令人惱怒。現在,讓我們從這裡開始,介紹一些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的祕訣。
閱讀更多
2019-09-26
柯文哲
編按:柯醫師曾說過,社會只教人們如何當醫生,卻沒有說過如何醫死;如同身而為人的我們,只告訴我們生命怎麼出生,卻缺乏幫助我們面對死亡。生死議題總是被我們拋在腦後,卻是你我遲早會碰到的問題。本文透過4個不同面向的例子,除了給予醫師們省思之外,更提醒我們,當病人已死,因為財產等各種問題,無法善終,如果病人是你的家人,或躺在病床上的是你,你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19-09-26
柯文哲
這樣的病人躺在醫院裡,一時不會死,但恐怕也無法活命,可是他頭腦意識清楚,能幫他把葉克膜關機嗎?於是醫生開始天人交戰、內心掙扎。這種狀況不只對病人和家屬來說是種痛苦,也深深折磨醫護的心靈。
閱讀更多
2019-09-26
柯文哲
醫生固然有治療病人成功的喜悅,也常常要面對病人很可能死亡的無奈。醫生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厲害......當勝利投手容易,當敗戰投手很痛苦。你願意承擔嗎?
閱讀更多
2019-09-23
擁抱不完美&故事療癒—周志建
活到五十歲,我才開始意識到:我從沒好好活著,享受每個片刻。那些年,我老被時間追著跑。請多一點從容、質感、溫度!無論金錢有多富有,你也可能只是有錢的窮鬼...現實裡人生短暫,應把握有限時光,及時行樂。
閱讀更多
10/ 30
第 1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