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兼顧

顯示第 171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就算忍無可忍,中年後也請不要率性離職!給上班族的忠告:對於工作,你該學會4件事

tCol 2020-05-12

黃大米

就算忍無可忍,中年後也請不要率性離職!給上班族的忠告:對於工作,你該學會4件事

每個人都將是或曾經是──35歲。對於年輕的你,這篇是寫給未來的開箱預言。

閱讀更多

0506更新:新增1例、共439例確診!返台第一時間採檢陰性,居家檢疫期間確診

tCol 2020-05-06

林芷揚

0506更新:新增1例、共439例確診!返台第一時間採檢陰性,居家檢疫期間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439),為30多歲女性,於今年1月至英國工作,4月26日返國。

閱讀更多

教養,是為放手做準備!不怕養出惹事的孩子,她告訴孩子:18歲就要開始經濟獨立

tCol 2020-04-30

小熊媽(張美蘭)

教養,是為放手做準備!不怕養出惹事的孩子,她告訴孩子:18歲就要開始經濟獨立

身為父母,或許該做的是提醒孩子: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提早做好獨立的準備!

閱讀更多

0430更新:連續5天零確診,維持429例!五一連假將至,14項假期生活防疫指引公布

tCol 2020-04-30

林芷揚

0430更新:連續5天零確診,維持429例!五一連假將至,14項假期生活防疫指引公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

閱讀更多

存活率提升近2倍!十大癌症之首「肺癌」死亡率下降,台灣癌症基金會揭3關鍵

tCol 2020-04-28

林芷揚

存活率提升近2倍!十大癌症之首「肺癌」死亡率下降,台灣癌症基金會揭3關鍵

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在近5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首度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接近三成之多,顯示肺癌治療技術有很大成長。而今年四月初,台灣又有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用藥,納入部分一線治療健保給付,再創下台灣肺癌治療新里程碑。

閱讀更多

交往17年,卻沒有婚姻關係 他和癌妻在死前結婚:我會守著妳,走過人生最後的日子

tCol 2020-04-09

陳怡安 護理師

交往17年,卻沒有婚姻關係 他和癌妻在死前結婚:我會守著妳,走過人生最後的日子

主治醫師皺著眉頭,看著面前孱弱的身體,小燕神情淡淡地看著醫師說:「能化療就化療,不能做也不用勉強,盡人事聽天命,我已經很累了,可以早點解脫,也好。」「小燕,妳不要這樣想,我請醫師想辦法!」先生快速打斷小燕的話,轉頭向主治醫師求救:「醫師!求求你救救她……。」

閱讀更多

 更年期易「骨質疏鬆」!防骨鬆吃龜鹿二仙膠,5類人不宜 中醫:這樣保骨才有效

tCol 2020-04-08

華人健康網

更年期易「骨質疏鬆」!防骨鬆吃龜鹿二仙膠,5類人不宜 中醫:這樣保骨才有效

根據國內統計,全台60歲以上的人口,有16%有骨質疏鬆症的問題,且當中高達80%是女性,特別是在更年期停經後,骨質流失的速度更是迅速!因此,如何留住骨本,也成為不少熟齡女性的日常保健要點,其中龜鹿二仙膠這味中藥複方更是備受民間推崇。但它真的有這麼神奇的保健好處嗎?怎麼吃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且聽中醫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很多人不懂!就算你不婚、不生、不車、不房,還是有2筆大錢躲不掉

tCol 2020-04-08

宋炎本

很多人不懂!就算你不婚、不生、不車、不房,還是有2筆大錢躲不掉

保障險務必在生活費之後便優先買足,因為萬一真的下一秒就出事,你才會有大錢應急。有人會問,連緊急預備金都還沒存,就要買保障險?萬一臨時要額外用點錢怎麼辦?我的答案是:「借!」

閱讀更多

沒性行為竟感染菜花!這些公共廁所、浴巾不要亂用,當心染乳突病毒...提高子宮頸癌、陰莖癌風險

tCol 2020-04-08

NOW健康

沒性行為竟感染菜花!這些公共廁所、浴巾不要亂用,當心染乳突病毒...提高子宮頸癌、陰莖癌風險

沒有性行為竟然也會感染菜花?日前一名男子總覺得肛門有異物感,且摸到不明突起物,就醫檢查發現竟是感染菜花,但男子向醫師表示,已許久都沒有過性行為,經詳細詢問之下,研判可能是使用公廁時受到感染。

閱讀更多

已有「無症狀」感染者進入社區?指揮中心:不排除,建議維持「社交距離」

tCol 2020-04-01

林芷揚

已有「無症狀」感染者進入社區?指揮中心:不排除,建議維持「社交距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表示,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已擴大至全球大流行,我國近期境外移入病例數快速增加,不排除潛藏有未就醫或無症狀之感染者進入社區,威脅國內防疫安全。為降低社區感染風險,指揮中心制定「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在 兼顧 民眾合理權益,並顧及國內防疫安全等雙重前提下,分階段鼓勵社會大眾保持社交禮貌或強制保持社交距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