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冠狀動脈

顯示第 11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64

50歲醫生也心肌梗塞!中年後,沒有慢性病也可能血管塞住,溫差大這6件事要小心

tCol 2019-11-12

林芷揚

50歲醫生也心肌梗塞!中年後,沒有慢性病也可能血管塞住,溫差大這6件事要小心

一名年約50歲的陳姓開業醫師,凌晨在家突然感到強烈的胸悶、心絞痛,身為醫師的他,警覺性很高,20分鐘內迅速抵達醫院急診,做完心電圖檢查後,就突然昏迷、沒有心跳!急診醫護立刻採取心肌梗塞的搶救措施,把陳醫師從鬼門關前救回來。陳醫師甦醒後回想,心肌梗塞的前一天,身體就已經出現怪怪的感覺…

閱讀更多

停經後缺少荷爾蒙,慎防「狹心症」猝死 醫師:這9種人是高危險群

tCol 2019-11-05

林芷揚

停經後缺少荷爾蒙,慎防「狹心症」猝死 醫師:這9種人是高危險群

一位70歲老太太,2年前開始會頭暈,在耳鼻喉科看診,未查出有眩暈症,但為了改善頭暈症狀,服用止暈藥長達2年。由於頭暈還是沒改善,她改看神經內科,也查不出有腦神經方面問題。近來,輾轉就醫後才發現,引起頭暈的原因竟是狹心症。

閱讀更多

懶得運動、三餐隨便吃易引發中風 醫師:預防中風,這4件事要做到

tCol 2019-10-29

林芷揚

懶得運動、三餐隨便吃易引發中風 醫師:預防中風,這4件事要做到

李先生之前開計程車,現在在工地工作,三餐都是在外隨便吃,也沒有運動習慣。兩年前健康檢查,醫生診斷為高血壓,平日他雖然有服用降血壓藥物,但沒有量血壓的習慣。

閱讀更多

吃太鹹易傷害心血管 醫師:9大族群慎防「狹心症」

tCol 2019-10-28

林芷揚

吃太鹹易傷害心血管 醫師:9大族群慎防「狹心症」

天氣轉涼,心臟病風險跟著上升,尤其要注意「狹心症」,也就是心臟 冠狀動脈 阻塞,高血壓、高膽固醇、缺乏運動等族群都要提高警覺;飲食方面應以低鹽為原則,因為吃太鹹會造成血壓上升,增加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的機率!

閱讀更多

40歲之後,是很美好的年紀!國標舞女王劉真:女人的智慧光采,任憑誰也拿不走

tCol 2019-10-18

小虎文

40歲之後,是很美好的年紀!國標舞女王劉真:女人的智慧光采,任憑誰也拿不走

更新日期:2020/3/23有國標舞女王之稱的44歲藝人劉真,2月於醫院動心臟手術時,出現心臟停止狀況,緊急裝上葉克膜,後來還裝上心室輔助器等待換心。期間,劉真腦部一度自發性出血,並在3月4日進行開顱手術,不料台北榮民總院今日證實,她已於3月22日病逝。北榮表示,劉真因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於109年2月7日至該院接受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由於心臟功能恢復不良,先後置放葉克膜及右 冠狀動脈 支架,後續因心臟功能遲未恢復,於2月13日裝置心室輔助器。接著,劉真在2月下旬及3月初先後發生腦部栓塞與出血,造成腦壓上升進行開顱減壓手術。術後雖一度有起色,仍因為腦壓過高,藥石罔效,於3月22日晚上22時22分不幸辭世。劉真在2019年時,曾接受《今周刊》旗下《幸福熟齡》專訪,以下為原文:-----

閱讀更多

不讓失智症找上門!前國健署署長公開:對抗衰老、大腦退化的5個簡單動作

tCol 2019-10-15

國健署

不讓失智症找上門!前國健署署長公開:對抗衰老、大腦退化的5個簡單動作

依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調查結果,國內65歲以上長者輕度以上失智症患者盛行率約為5%,亦即每20個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人有輕度以上失智。如何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呢?

閱讀更多

飲食不當,壯年男子心肌梗塞 醫師:注意心血管疾病5原因

tCol 2019-10-15

林芷揚

飲食不當,壯年男子心肌梗塞 醫師:注意心血管疾病5原因

天氣轉涼,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來臨!心肌梗塞的發生與三高、壓力大、生活習慣不良等都有關係,其中,不當飲食的影響不可小覷,若經常吃高油、高膽固醇、高熱量、高鈉鹽的食物,小心增加血管阻塞風險。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風險愈高!她心臟亂跳,竟突然心肌梗塞?醫師:心律不整造成

tCol 2019-09-14

林芷揚

年紀愈大風險愈高!她心臟亂跳,竟突然心肌梗塞?醫師:心律不整造成

心臟亂跳,小心是心房顫動引起的心律不整,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引起心肌梗塞、腦中風、腸中風,不可輕忽。

閱讀更多

無高血壓、糖尿病,為何還會心肌梗塞?醫師:這6種病症也是危險因子

tCol 2019-07-26

林芷揚

無高血壓、糖尿病,為何還會心肌梗塞?醫師:這6種病症也是危險因子

傳統上,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菸酒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包含類風溼性關節炎在內的多種自體免疫疾病,若未妥善控制,會讓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同樣會提升心臟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