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5
蜜雪.史丹克鮑加德
我經常問他:「你希望五年後的你是什麼樣子?」他那預言式的回答永遠是:「誰知道五年後還會不會在這世上,有什麼重要呢?」他會叫我「活在當下」,而我總是大笑,笑他真是個心思單純的人。
閱讀更多
2019-10-09
大師兄
明明是對家人的愛,卻變成一場人倫悲劇?我們的文化很習慣用「我都是為你好」、「我沒有惡意」來合理化情緒勒索...。這是血淋淋的日子,他父親因長期對家人情緒勒索,所有人都不堪其擾,不想再受情緒勒索而斷然決定分居。多年後,父親孤獨成疾,在外過世超過一周,變成腐屍完全沒有任何人察覺。看似家庭常有的小事,卻變成深仇大恨人倫悲劇。他父親原來是志願役,退伍之後回到家裡,可能是不適應,就把軍隊那一套帶回家。原本爸爸對他們來說是家裡的支柱、穿著軍服的大英雄,但是退休之後,在家裡卻是不斷以命令的方式指揮大家,出門要被查勤,回家時間若跟報備的不一樣會被鎖在門外,自此後沒有正常的生活,整日on call,家人都困擾不堪...
閱讀更多
2019-08-21
愛長照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 喪偶 』,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閱讀更多
2019-08-19
廖玉蕙
編按:年齡已屆熟齡階段,對於婚姻的維持,已然不再是「浪漫」兩字可以支撐。愛,更深層的意思,是愛屋及烏的溫柔;就算,沒有嬌豔的花、情人節的巧克力糖,一句溫柔的問候就很讓人滿足。中年以後,才知最深刻的情感,它原是植基於柴米油鹽中不落言詮的諸多設想裡,以及,最纏綿的情致往往只在細水長流的溫柔中。
閱讀更多
2019-08-06
郭依瑄
82歲的潘秀雲有個風光的稱號─噴射機阿嬤,因為她跑超快,100公尺只花15秒14!更讓人驚訝的是,跑出好成績的這雙腿,曾被醫生建議更換人工膝蓋,但她鐵齒沒換,反而拄著拐杖往陽明山去,每天爬呀爬,雙腿肌肉竟慢慢練起來,最後還去攀登喜馬拉雅山、玩田徑,出國比賽拿金牌!
閱讀更多
2019-08-05
愛長照
20210402編按:台鐵太魯閣號4/2發生嚴重出軌事件,造成51人死亡、至少178人受傷送醫。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個個家庭痛失至親,悲痛不已。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面對悲傷,生者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周邊的朋友又該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場難關?----------------學術界與醫護界稱為「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我認為這是把所有人的正常悲傷情緒當成是有問題或病態,你的悲傷是有問題的才需要被輔導、你的悲傷是病態的才需要被治療。
閱讀更多
2019-07-09
愛長照
對華人來說,「下流」與「無恥」是同義字,但是對日本人來說,「下流」其實是指「中低收入戶」,與「上流社會」相對的底層階級,「下流老人」指得就是「又窮又孤單的老人」。
閱讀更多
2019-07-03
郭依瑄
人生只有工作與家庭的李益恭,58歲時被公司強迫退休,老婆、母親也在同年相繼過世…「我太太非常照顧我,所以我連顆水餃也不會煮…」。後來他靠著替人「職涯諮詢」遺忘傷痛、重新站起來,不僅找到人生重心,且年收入還逼近百萬!這個人生重大轉折,要從Facebook上的一則貼文說起…
閱讀更多
2019-05-02
職場戳戳樂-洪雪珍專欄
人生的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人生的第二個青春,是自己給的。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來,一個人走。在人生最後幾年,過半的人將是一個人獨自過。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情景,你是什麼感覺?
閱讀更多
2019-03-1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在此時買股票,一定要想到萬一有一天突然走了,你留下的股票對子女和家人來說,到底是資產?還是負擔?
閱讀更多
7/ 9
第 7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