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李易紓
「醫生!我有高血脂在吃藥……」。50多歲高先生近幾年便秘頻率增加、容易怕冷、易掉髮,甚至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下降影響到工作表現,腿部肌肉也變得易痠痛、無力。家族史方面,沒有早發性心臟病,也沒有其他家人有難控制的高血脂病史,反而有甲狀腺病史。經過抽血檢查發現,原來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合併橋本氏甲狀腺炎。
閱讀更多
2020-12-01
李易紓
衛生福利部108年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是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4位,好發年齡約45至64歲,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最高,顯示乳癌是各個年齡層女性,都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閱讀更多
2020-09-29
李易紓
一般民眾對於淋巴癌的認識較少,雖然不像十大癌症般常見,但近年來患者卻逐年增加中。由於淋巴癌早期症狀不明確,醫師建議,要牢記淋巴癌的「燒腫癢汗咳瘦」6字訣,當出現這些病徵時,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要以為只是感冒而延誤就醫。
閱讀更多
2020-09-18
NOW健康
1名45歲的張先生,因為反覆發燒且全身全身皮膚焦痂來 奇美醫學中心 就診,在感染科及加護病房找尋病因與治療下,確診為淋巴癌,經化療後全身腫瘤消失無蹤,目前門診追蹤至今仍未發現腫瘤。
閱讀更多
2020-09-10
林芷揚
「台灣的醫療實力很深厚,這次因為武漢肺炎被國際看見,但其實我們從日本時代開始到現在,已經營了一百多年。」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台灣在防疫上的反應相對快速,一場「瘟疫」意外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醫療實力也獲得肯定。亞洲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台灣低侵襲性泌尿外科手術先驅邱文祥認為,國內醫療水準高,可發揮更大價值。今年他發起亞洲第一個為期6個月的達文西手術訓練計畫,預計徵選6名亞洲國家的主治醫師參加,下月將公布入選名單,入選學員未來可在台灣多家醫院學習、接受專家指導,盼增進醫師的手術技能,同時提升台灣在國際醫療的能見度。
閱讀更多
2020-09-08
林芷揚
62歲的L女士,過去不曾接受過子宮頸抹片檢查,雖然曾接過衛生所的電話通知受檢必要,但是對於要在內診檯上接受檢查,是覺得害怕。L女士向來健康,不適症狀,因此忽略檢查的重要。直到兩年前,得知好友C女士被診斷出子宮頸癌,因手術治療而暫停了在菜市場的生意,L女士因此強迫自己勇敢接受抹片檢查,這才發現已有癌前病變。
閱讀更多
2020-07-29
楊雅婷
53歲的王阿姨,因牙齦上長了一個牙包,至 奇美醫學中心 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郭祉吟門診就醫,王阿姨表示一年前右上的牙齒有痛過,然後牙醫幫她抽過神經就不痛了,沒想到兩個月前,又突然覺得牙齦很脹痛!但吃了止痛藥又不痛了,所以沒有太在意,沒想到這次牙齦突然跑出一塊東西,很擔心是不是要開刀。
閱讀更多
2020-07-27
小虎文
「小時候家裡貧窮,突然面對母親的死亡,覺得是老天爺的不公平,可是當我做了加護病房的醫師,我覺得老天爺其實很公平,死亡也會去敲富人的門,前一刻還好好的,後一刻就遭逢噩耗。」
閱讀更多
2020-07-13
楊雅婷
巴金森氏症病兆多,若出現長期便祕肢體僵硬或手抖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一名60多歲林先生兩年前陸續右邊的肩膀容易痠痛、睡眠不安穩、動作愈來愈緩慢,甚至寫字也變得不太靈活。
閱讀更多
2020-07-08
楊雅婷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國人外食人口逐年增加,常有營養攝取不均衡問題。根據 奇美醫學中心 統計的資料顯示,高達61%民眾缺乏維生素D,而維生素D又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2/ 4
第 2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