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死亡率

顯示第 2612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低溫當心!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風險增加7%?!

tCol 2020-12-18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張明才醫師 創健 營養師

低溫當心!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風險增加7%?!

中央氣象局發佈入冬新低溫特報,一項研究顯示,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病的風險會增加7%。流行病學研究發現,50歲以下男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比率比女性高出許多;但女性從50歲以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卻逐漸追上、甚至高過於男性。年末之際,守護人體發電機絕對是重中之重。

閱讀更多

50後好發胰臟癌,留意背痛、上腹痛等8徵兆!醫:積極治療「癌王」也能被控制

tCol 2020-12-10

李易紓

50後好發胰臟癌,留意背痛、上腹痛等8徵兆!醫:積極治療「癌王」也能被控制

「癌王」胰臟癌好發於50-60歲中年族群,除非癌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到了晚期出現背痛、上腹痛等症狀,也常會以為是其他病症到其他科別求診,最後體重減輕、癌末症狀浮現才就醫,導致許多患者診斷時間較晚。

閱讀更多

清粥小菜不能天天當一餐!營養師提3個「挑食法」,防堵肌少症、熟齡更健康

tCol 2020-12-08

李易紓

清粥小菜不能天天當一餐!營養師提3個「挑食法」,防堵肌少症、熟齡更健康

不少熟齡人士,喜歡在天冷時,天天吃清粥小菜當一餐,卻沒有攝取足夠蛋白質,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甚至罹患肌少症。除了身體無力、精神疲倦,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外,嚴重還可能導致失能、 死亡率 提高。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提醒,若要遠離肌少症,擁抱樂齡生活,需要注意日常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取量。

閱讀更多

大腸直腸癌早期無症狀,全靠「這個」揪癌前病灶!醫:預防5原則要放心裡

tCol 2020-11-25

李易紓

大腸直腸癌早期無症狀,全靠「這個」揪癌前病灶!醫:預防5原則要放心裡

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日漸西化,食物中的油脂含量也額外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減少,不但導致心臟血管疾病增加,大腸直腸癌罹患率也節節上升,10大癌症排行榜中,無論男女,大腸直腸癌都牢牢佔據第1名。

閱讀更多

中年後,要注意主動脈瘤!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血管外科專家解說

tCol 2020-11-13

照護線上

中年後,要注意主動脈瘤!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血管外科專家解說

​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血管外科的柯博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想要跟柯醫師討論的是,什麼是主動脈瘤?它跟一般的腫瘤有什麼樣的差別?

閱讀更多

不用走萬步,每天只要走到「這步數」就夠了!急診室醫師推薦:最有效的5種運動

tCol 2020-11-06

張適恆

不用走萬步,每天只要走到「這步數」就夠了!急診室醫師推薦:最有效的5種運動

美國官方在2018年針對3萬多名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美國15歲以上的青少年以及成人,每天至少都可以有4.5小時以上的閒暇時間,平均起來超過5個小時。在這些時間裡,男性花了211分鐘在滑手機,女性則是175分鐘,等於是占據了55%到59%的閒暇時間。相對的,用來運動的時間則只占5.5至6%,相當的低。

閱讀更多

吃什麼都吐?竟是巨大主動脈瘤在作怪 醫師:相當致命,要注意6個危險因子

tCol 2020-10-26

照護線上

吃什麼都吐?竟是巨大主動脈瘤在作怪 醫師:相當致命,要注意6個危險因子

「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沒有,我只有血壓高,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

閱讀更多

愛吃宵夜甜食,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大增,醫師:2個症狀出現就要小心

tCol 2020-10-20

李易紓

愛吃宵夜甜食,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大增,醫師:2個症狀出現就要小心

不少人在忙完一天之後,習慣晚睡、愛吃宵夜,讓「3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上身,甚至睡前嗜吃蛋糕,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狀態,加上蛋糕多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亦可能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或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會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是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醫師表示,如果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兩大病症,一定要立刻送醫。

閱讀更多

流感疫苗非打不可?5個關鍵QA一次搞懂!醫師:「這款」防重症效果更好

tCol 2020-10-19

蕭婷方

流感疫苗非打不可?5個關鍵QA一次搞懂!醫師:「這款」防重症效果更好

新冠狀肺炎疫情有再起之勢,流感也來勢洶洶,引發流感疫苗「搶打」潮,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宣布,50至64歲非高風險慢性病患,暫緩公費接種流感疫苗,引爆民怨,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9)日還親上火線,為「疫苗之亂」公開致歉。事實上,感染流感病毒後繼引發的細菌性肺炎,才是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要原因,醫師特別提醒,若要防止肺炎重症,不只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效果更好。

閱讀更多

停經後,罹患乳癌機率較高!醫師:謹記3種檢查方式,早發現治癒率佳

tCol 2020-10-12

NOW健康

停經後,罹患乳癌機率較高!醫師:謹記3種檢查方式,早發現治癒率佳

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位居1名,相較於歐美國家,大多為停經後婦女罹患乳癌機率較高,但台灣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卻相較於歐美國家提前約10年,可見女性乳癌年輕化已成國人須正視的問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