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30
戚海倫
70歲的老先生,脾氣原本就不好,近幾年出現失智症狀後,由唯一同住的老伴擔起照顧責任。但老伴感覺負擔愈來愈重、愈來愈重……。老先生多次走失、也出現被害妄想、幻想的情形,獨力照顧他的老伴感覺身心俱疲,壓力也愈來愈大……。
閱讀更多
2018-04-09
圓神書活網
至於是什麼賦予了生命意義呢?我的感覺是,若能懂得運用自己最大的優點(能讓我們充分展現自己的優點),無論做什麼都能做得好,對別人也有幫助,而這不也是充實快樂的關鍵嗎?
閱讀更多
2018-03-11
林芷揚
資料顯示,台灣在105年有2,610位女性死於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是女性十大死因第7位。雖然發生率和死亡率不如男性,但女性在懷孕、紅斑性狼瘡等特殊情況下,比男性更需要注意腎臟變化。
閱讀更多
2018-02-06
郭安妮
時代變遷,很多舊有觀念也逐漸改變,不論是性觀念或是產後的保養,都有不同說法,但無論哪一面,大方向都是不變的,女人的子宮只有1個,一旦產生病變或是摘除,對女性的身體或是心理,都有很大的影響。
閱讀更多
2018-01-29
銀髮心棧、圖片來源:達志
這個問題應該很少受到關注,因為大家通常只想到,當父母無法 照顧自己 的生活起居時,是要送機構、請外勞還是有家人照顧。但所謂生活起居的照顧,並不一定包含了照料父母心理上的需求。那這到底是誰的責任?
閱讀更多
2018-01-23
愛長照、圖片來源:達志
對於「失去」我們常常無能爲力,但在恢復期間,每個人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即使失去的經歷已經改變了我們,不可能回到失落前的狀態,還是可以讓自己重新投入生活,包括找回規律的生活節奏、每天留一些時間給自己。
閱讀更多
2018-01-1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很多人說,要擁有幸福的「退休人生」,一定要具備以下「五老」:老伴、老友、老本、老居,和老身,然而我卻認為這些都太被動、太消極,好像如果不能牢牢抓住,晚年就會非常淒涼。誰說老來就不能有「新」意?
閱讀更多
2017-11-21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已在日本熱映超過10個月的《積存時間的生活》(人生フルーツ),為紀錄一對建築師夫婦的退休生活,當時拍攝時,津端先生已經90歲,妻子英子也有87歲,特別的是,英子儘管已高齡,仍是堅持種菜、烹飪樣樣自己來,更是不遺餘力地 照顧自己 的丈夫。每天都讓丈夫忍不住大讚「好吃」的好手藝,英子則是要分享其中的祕訣:
閱讀更多
2017-10-31
愛長照
要讓一人生活更開心,也得留意自己的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面對外來衝擊與評論時,我們需要反思:到底這個評價,是否要放入自我概念裡?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