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父母親

顯示第 141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60

癌症登記報告出爐》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越大腸癌!乳癌、子宮體癌發生率續升

tCol 2020-12-29

聯合報 / 記者黃惠群

癌症登記報告出爐》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越大腸癌!乳癌、子宮體癌發生率續升

國健署今公布「2018年癌症發生資料」,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2017年增加4447人。2018年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過女性大腸癌,乳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持續上升,標準化死亡率持平,但甲狀腺癌女性為多數,而男性惡性機會較大。男性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呈上下震盪趨勢,其中30至49歲口腔癌發生率降幅2成,可能與年輕族群嚼檳榔及抽菸率下降有關。

閱讀更多

人過中年,不選擇也是種選擇!接受每個境遇、機緣,不管幾歲,人生都能重新開始

tCol 2020-12-25

偉文隨筆

人過中年,不選擇也是種選擇!接受每個境遇、機緣,不管幾歲,人生都能重新開始

假如有一天,你的生命中出現了『旁白』,這個聲音一直在你耳朵旁嘮叼著,這個聲音描述著你的人生,掌握著你的一舉一動,甚至還預言你的未來…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母留13間房產,繳不出遺產稅一夕被法拍,富家千金扛債5千萬:親身經歷才相信,富貧只有一線之隔

tCol 2020-11-25

王姵文(黑媽)

母留13間房產,繳不出遺產稅一夕被法拍,富家千金扛債5千萬:親身經歷才相信,富貧只有一線之隔

從衣食無缺到提款要找能領百元鈔的提款機;從豪華轎車接送到需要抉擇該給機車加油,還是買飯給自己吃;若不是親身經歷,我不會相信富裕與貧窮只有一線之隔。

閱讀更多

孝順,強求不來!請你也照顧好自己,原諒自己是一個凡人,是照顧者最漫長的修煉

tCol 2020-11-24

艾彼

孝順,強求不來!請你也照顧好自己,原諒自己是一個凡人,是照顧者最漫長的修煉

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必須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長者,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動念。

閱讀更多

父母過世,他辭職照顧頓時一無所有 諮商心理師: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辭職前先想想

tCol 2020-11-20

陳乃綾

父母過世,他辭職照顧頓時一無所有 諮商心理師: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辭職前先想想

身為子女,家中長輩如果生病了需要有人隨側照顧,很多孝順的晚輩很可能會辭職回家照顧家人。但是,看在諮商心理師的眼裡,這個決定是讓人擔心的,照護路雖漫長,但總有結束的一天,到時能否順利接軌重返原來的人生,的確是個問號。

閱讀更多

平路的疾病之旅》半年罹癌2次,她照爬百岳、旅行 「其實沒這麼悲苦,是功課也是禮物」

tCol 2020-11-10

彭蕙珍

平路的疾病之旅》半年罹癌2次,她照爬百岳、旅行 「其實沒這麼悲苦,是功課也是禮物」

知名作家平路半年內經歷兩次癌症:肺癌和乳癌。癌症,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但,她坦然道:「這是一份禮物。」並令她得以細細思索疾病、害怕、痛楚、執念、親情…,寫下《間隙》一書。她說:「疾病沒有那麼悲苦,事實不是你原先想的那樣。」

閱讀更多

45歲獨子沒上過班,退休媽媽幫創業、賠1間房再辦二胎救急!就算被孩子討厭,也要讓他學獨立

tCol 2020-10-20

李佳蓉

45歲獨子沒上過班,退休媽媽幫創業、賠1間房再辦二胎救急!就算被孩子討厭,也要讓他學獨立

我這位客戶本來有2幢房子,一間自住、一間出租,因為有租金收入,財務很寬裕,因此55歲就選擇退休。然而,為了金援兒子創業,她不得不賣掉出租的那幢房子,而自住的這幢還需要繳房貸,資金吃緊,不得不動用二胎房貸來救急。

閱讀更多

不撤除呼吸器,竟是關心父親財產會分多少給他 避免憾事發生,2招身後事不留遺憾

tCol 2020-10-15

蔡宏斌

不撤除呼吸器,竟是關心父親財產會分多少給他 避免憾事發生,2招身後事不留遺憾

事業有成的王伯伯,大腸癌併肝轉移,因進行性肝衰竭入院,治療結果不盡理想,已判定為末期。虛弱的王伯伯已陷入昏迷,醫療團隊準備依照他簽署的撤除意願書排定撤除呼吸器以及維生醫療,主要照顧的幾位子女也已經做好準備。突然有位從來沒出現過的家屬,很激動的在病房叫罵阻止。

閱讀更多

父給子女各200萬,結果被課18萬贈與稅!不想送錢給國稅局,買保單你該懂的幾個節稅細節

tCol 2020-10-06

好險網 / 李瑞瑾

父給子女各200萬,結果被課18萬贈與稅!不想送錢給國稅局,買保單你該懂的幾個節稅細節

父母離世後將財產移轉子女必須注意稅務制度,如果未釐清免稅額規範,很有可能被要求補稅甚至罰款。一位父親分別贈予2名子女一人200萬元財產,想說一年有220萬元贈與免稅額(編按:從2022年起為244萬元),但卻還是被國稅局課18萬元贈與稅。原來是因為每年220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度,是以「贈與人」送出去的錢做計算,而非每一位「受贈人」收到的錢分別計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