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編按:全書日圓以臺灣銀行一月公告之均價0.27元計算)
閱讀更多
2022-11-09
關韶文
知名YouTuber關韶文,23歲存到100萬,30歲靠自己買了兩間房,他是怎麼辦到的?他以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從零開始累積,翻轉窮忙思維,熱血守錢、存錢、賺錢的翻身智慧!
閱讀更多
2022-11-04
照護線上
「醫師,我又昏倒了。」50歲的王女士說。「當時是什麼狀況?」「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了。」
閱讀更多
2022-11-03
NOW健康
「疫情下,身為B肝患者的你,有持續做好定期追蹤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消化外科李祥麟主任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許多B肝患者因無明顯不適症狀,又擔心染疫風險,便自行延後治療或追蹤,進而影響疾病控制。50歲的王先生(化名)是李祥麟主任的患者之一,本身為B肝帶原者的他,因工作忙碌加上疫情影響,便沒有定期回醫院追蹤。再次檢查時,確診為肝癌晚期,肝臟有一顆大腫瘤且侵犯到血管,已不適合進行肝癌切除手術。
閱讀更多
2022-11-01
郭美懿
牙齒對人體重要性不亞於心臟,曾有研究指出,74歲還有全口自然牙的人,活到100歲的機會相對高;反之,若是65歲以前就缺牙5顆以上,不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以及糖尿病風險增加,預期餘命也會因而受限。近年研究則進一步發現,每掉一顆牙,包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缺血性中風等風險就會提升約1.5%;65歲以前缺牙5顆以上,需多提防可能引發的心血管危機。
閱讀更多
2022-10-27
郭美懿
51歲前民視主播、資深媒體人張瑞玲驚傳罹癌病逝,震驚媒體圈,她臨終留下遺言,表示抗癌過程中嘗試過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和免疫療法等,自認已盡全力抗癌,「我沒有當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她堅強為自己安排好後事,包括遺囑、生前契約、靈骨塔等等,但疑因父親上月才過世,因此臨終時家人不在身邊,僅好友支持陪伴。
閱讀更多
2022-10-27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年近40的阿宏,小時候玩耍不慎滑了一大跤,當下只有些黑青、扭傷,幾年來都沒有身體不適。然而隨著年歲增長,竟發現原來筋骨有些隱藏的傷害,影響全身姿勢,現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常常莫名其妙的疼痛。舊傷,是影響 生活品質 的隱形傷害。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不論多久以前所受的傷,都會在身體留下永久痕跡,也就是我們說的「病灶」,可能反覆發作,也可能每次復發更嚴重。想消除這些病灶,最佳辦法就是活絡受傷部位的氣血循環。
閱讀更多
2022-10-24
照護線上
編按:83歲金馬影后陳淑芳以敬業聞名,過去曾稱自己「拍戲3天3夜不睡覺都沒問題」,今(10/24)日卻在臉書自曝近日因心律不整入院開刀。原來陳淑芳日前健康檢查,偵測到她晚間入睡後心跳緩慢,甚至停止跳動長達14秒,因此被醫師勒令停工,目前身體還在復原中。陳淑芳表示,自己因為心律不整住院開刀,最近才從醫院返家,「因為有一次偵測到我晚上睡覺,心跳停止14秒,所以說我不能不休息,乖乖聽話,休息再出發。」陳淑芳更指,醫生要她休息到年底,「他說我是心律不整,妳再不休息吧…熬夜的話更糟糕。」心跳停止好可怕,為什麼會發生?又要如何才能偵測到?亞東紀念醫院心臟電氣生理中心主任黃姍惠醫師曾受訪表示,心跳過慢屬於心律不整的一種,絕大部分的心跳過慢是因為心臟的節律功能退化,常發生於年紀較長的族群,患者的心跳速度可能低於每分鐘40下,導致頭暈、昏厥等症狀產生,可透過24小時心電圖紀錄器,捕捉心跳短暫停止達3秒以上來確診。(原文刊載於2021/9/24,更新時間為2022/10/24)
閱讀更多
2022-10-17
王琄
2022.10.17編按:被譽為「媽媽專業戶」的資深演員王琄,曾多次以媽媽角色入圍金鐘,並拿下3座金鐘獎獎座。王琄今年再度以「公視人生劇展-無常日常」第7度入圍金鐘獎,在劇中飾演深陷地震喪子之痛,失智症又纏身的母親,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是否有機會擒下生涯第四座金鐘獎座,值得期待。(原文刊載於2022/6/16,更新時間為2022/10/17)
閱讀更多
2022-10-14
瓊・李維
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茱莉安.霍特-隆斯達〈Julianne Holt-Lunstad〉透過研究來挑戰這個問題。她檢視上萬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從飲食與吸菸習慣,到婚姻狀態與運動,試著釐清導致人們長壽的因子。在進行為期七年的追蹤研究後,她終於獲得答案,而且答案還出人意料。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