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6
銀髮族的重陽人生
學會種蔬菜不如學會摘野菜,這是生活的智慧;以憤世嫉俗的心境來建構自己的農場,不如與土地為善、與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為善,這是對大自然的敬畏。
閱讀更多
2017-11-01
銀髮族的重陽人生
銀髮族已是台灣社會的主流,但傳統的意識形態讓銀髮族在台灣非但沒有貢獻一己之力的場所、享受一生成就的環境,反而是活得越久越羞恥、越沒有尊嚴。
閱讀更多
2017-10-31
愛長照
要讓一人生活更開心,也得留意自己的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面對外來衝擊與評論時,我們需要反思:到底這個評價,是否要放入自我概念裡?
閱讀更多
2017-06-21
愛在三采閱讀
做人的第一原則是絕不自欺,但最容易受騙的往往就是自己。─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理查.費曼(Richard Feyman)
閱讀更多
2017-04-27
市場先生投資入門
窮人認為人生非得有一份工作不可,工作是一輩子必須進行的事,一旦沒了工作他們就會失去安全感。對有錢人來說,工作是個暫時的現象,他們會用工作賺到的金錢,去換取被動收入,讓自己未來不被工作綁住。
閱讀更多
2017-02-03
圓神書活網
面對主持金馬獎的壓力和各界評價,陶晶瑩回應「愈被罵,我愈要主持」的自信與努力,看來是對於閱讀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有深刻的體認。不過,她透露自己正在學著跟自己的躁,說再見。面對恐懼,和七年前學會《我愛故我在》的去愛,是一樣的重要。這是陶晶瑩擁抱人生的第二堂課。之所以踏出 舒適圈 ,是因為怕冷、怕高、怕速度的陶晶瑩,為了家人仍是兩肋插刀的去.......滑雪?!不料,在闃寂的雪地中獨自滑行,她看見了自己內心幽微的恐懼與傷痛,在疼痛中,重新找到前進的力量。
閱讀更多
2016-10-06
陳亭均
「李安」這個名詞,有時被解釋為英雄,有時被看作台灣之光;但比起空洞的讚語,真實的李安有血有肉。他是一位為電影燃燒的「導演」,只有在創作的同時,才能潛進意識深處,與真切的自我共處。
閱讀更多
12/ 12
第 12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