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2
食力
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中草藥往往有「食療」和「食補」雙重功能,因此中醫師王凱平經常被病人詢問「這個能不能吃?」或「我到底可以吃什麼?」但是他總是以科學驗證的觀點來解開病人的迷思,讓病人理解中醫裡飲食禁忌的緣由。
閱讀更多
2018-03-26
林芷揚
住在台北的葉阿姨體型瘦小,曾罹患胃癌開刀,因此十分注重保養,平常有健走的運動習慣,自覺健康狀況良好。沒想到,某次她參加社區健康中心的體適能測驗時,卻發現握力只有14公斤,屬於「差」的等級。
閱讀更多
2018-03-22
大是文化
說到藥物副作用,也有一些不是眼科用藥,卻出乎意料會對眼睛帶來不良影響的藥物。例如類固醇是抗發炎藥物,用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然而,使用類固醇也可能導致白內障的產生。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奇伯
美國心理學家南希.施洛斯伯格(Nancy K. Schlossberg)提醒,退休不是一個單純的「日期」,乃是一連串的「轉變」,攻頂或淪陷,關鍵在於是否預先做好「退休專案規畫」,並逐步「刻意練習」。
閱讀更多
2018-03-15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肝炎、肝癌等肝疾被稱為國病,每年新增 1 萬 1000 名肝癌患者,約 8000 人死於肝癌。一般認為,肝癌與肝炎、肝硬化有關,不過,林口長庚研究卻顯示,台灣大多數的肝癌患者均遭馬兜鈴酸污染,兩者有著密切的關聯。
閱讀更多
2018-03-13
林芷揚
協助老年人如廁、洗澡、換尿布的照顧服務員,一定是中年婦女嗎?在台北三峽,一位年僅25歲的男性照服員打破了大家的想像。這位大學畢業就踏入安養院擔任第一線照服員,而且是生物相關科系出身的大男孩,是機構中多位長輩天天依賴的「小暘」。
閱讀更多
2018-01-04
優照護
近幾年「園藝治療」成為一股潮流,尤其是對於銀髮族群的身心改善,都獲得許多顯著的成效。園藝紓壓藉由觸覺、味覺、聽覺、視覺及嗅覺五感刺激,增加大腦與肢體活動,使長者減少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發作機率。此外,對培養自我的獨立、維持清楚的意識、穩定情緒以及建立社交技巧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閱讀更多
2017-12-26
營養師Stella
儘管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素食對健康有多重好處,但正也因為不攝取動物性食物,所以某些動物性食物所獨有、或含量較高的營養素相對就較容易缺乏;再加上植物中的纖維、草酸鹽、植酸鹽和磷酸鹽等成份會影響礦物質的生物利用率,導致吃素、特別是純素者很容易缺乏某些特定營養素。
閱讀更多
2017-11-28
三民書局
停用安眠藥幾乎是每個用藥患者相同的夢想,但減藥失敗也是絕大部分人的共同經驗。其實,安眠藥減量是長期抗戰,如果沒有層次分明的作戰計畫,往往只會徒勞無功。相反地,若有合理的目標與確切的作法,安眠藥減量過程中小小的辛苦,其實就像運動過程中的撞牆期。預期會出現,也真的會出現,事先知道這是正常現象,相信這些不舒服終究會消失,熬過了,也就沒事了。
閱讀更多
2017-11-14
營養師Stella
蛋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在ㄧ些比較窮苦的家庭裏,它是孕婦、幼兒補充營養與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在近代卻因為擔心膽固醇過高,而讓很多人對蛋聞之色變,在吃蛋時會特意挑掉蛋黃而只吃蛋白,到底蛋的營養在哪裡?蛋白和蛋黃哪個比較營養?蛋到底該整顆吃的好,還是只吃蛋白就好?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