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照護線上
心臟功能差,全身器官便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而導致很多症狀,諸如走路會喘、躺平會喘、夜間頻尿、睡眠障礙等,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曾炳憲主任指出,除了規則服藥之外,日常生活還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有助患者狀況穩定,改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19-12-13
林芷揚
一位中年男性,平時血壓控制良好,最近定期回診時,卻發現血壓飆高,令他相當不解。除了與氣溫驟降有關之外,生活中還有什麼因素也會影響?
閱讀更多
2019-12-03
彰基院訊
大部分女性的更年期從四、五十歲開始,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的分泌減少。更年期平均約4年,這段時期每個人會有程度不同的生理、心理症狀。
閱讀更多
2019-11-26
華人健康網
臭豆腐是「國民美食」,又臭又香,加上綿密多汁的口感,吸引不少老饕趁熱嚐鮮。不過,營養師提醒,1份油炸臭豆腐,熱量約500大卡,約2碗白飯的熱量,若加上醃製的泡菜, 鹽分 含量偏高,提醒患有慢性病者不宜多食。
閱讀更多
2019-11-25
照護線上
聽到加工食物,你是否也覺得「這好像很不健康」呢?可是,我們不會一天到晚在廚房忙進忙出,也不是都有個後院小菜圃或雞舍能吃到最新鮮最原始的食物,甚至不太能每天上街採買新鮮蔬菜或肉品。因此我們必需承認,我們能採買到的食品,或多或少都是經過加工處理的。
閱讀更多
2019-11-18
林芷揚
根據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共造成21,569人死亡,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尤其最近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因心肌梗塞送醫的案例層出不窮,提醒日常生活要注意7件事,遠離心血管奪命危機。
閱讀更多
2019-11-15
蜜雪.史丹克鮑加德
大部分的人都曾聽過喬伊斯‧梅爾(Joyce Meyer)的名言:「負面的心無法活出正向的人生。」你容許社群媒體、電視或負面的親朋好友,帶給你多少負面思考?
閱讀更多
2019-11-13
陳大樂
所有的癌症都是由人體正常細胞演變。振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國維說,癌症的產生原因非常多,細胞每分每秒都在進行新陳代謝,由新的細胞取代死去的細胞,當中若某些細胞突變出錯、基因突變,而失去正常的生理機轉。
閱讀更多
2019-11-08
國健署
真的會吃到罹胃癌嗎?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胃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第8位及死因第7位,每年新發生個案有3,700人胃癌,男性胃癌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國健署提醒,除了幽門桿菌是胃癌風險之外,抽菸、喝酒、飲食過鹹、醃漬食物,以及不衛生的飲食等,都會是胃癌致病因子,千萬小心注意,遠離胃癌風險。
閱讀更多
2019-10-16
國健署
胃癌兇手抓到了!胃癌的致癌因子除了幽門螺旋桿菌與飲食衛生外,營養師提醒,如果平常愛吃高鹽、燒烤、醃製食物、加工食品等4種食物,以及酗酒、抽菸等,罹患胃癌機率將會大增,民眾應小心謹慎,減少食用,避免罹患胃癌。
閱讀更多
7/ 14
第 7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