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上網

顯示第 2812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難得的幸福】因為照顧媽媽,我才有機會幫她剪頭髮,用雙手確認她的存在

tCol 2019-01-25

新自然主義

【難得的幸福】因為照顧媽媽,我才有機會幫她剪頭髮,用雙手確認她的存在

照護媽媽以來,為了跑市公所的申請流程和家中進行的改建工程,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直到有一天回過神,才驚覺老媽媽的頭髮好長了。只因為眼前有緊急作業要處理,所以時間和精神都十分緊迫,根本無暇關照到她老人家的門面問題。再這樣下去,媽媽就要成為古老傳說中深山怪姥的模樣了。我為自己的疏忽而頻頻道歉反省。

閱讀更多

一覺到天亮很簡單!專家9招讓你每天睡飽飽

tCol 2019-01-17

遠流出版

一覺到天亮很簡單!專家9招讓你每天睡飽飽

郝瑞博士是瑞士人,他的德國口音濃得像德國香腸,有著瑞士馬特峰(Matterhorn)般爽朗的笑聲和勞力士(Rolex)那樣精準的心智。他是移民到美國後才開始睡眠的研究,但是很快就闖出一番名氣。

閱讀更多

退休就自由了?保持工作熱情,其實更健康!

tCol 2019-01-17

遠流出版

退休就自由了?保持工作熱情,其實更健康!

最理想的退休年齡是多少?不要以歐格斯特(Charles Eugster)作榜樣。這位運動員生於一九一九年,到二〇一七年還像一個火車頭似地動個不停,活了九十七歲,他說:「退休是你對你自己做的最糟一件事!」

閱讀更多

頭痛、失眠、耳鳴是血壓太高症狀?小心10大高血壓前兆

tCol 2019-01-15

iHealth 政昇藥局

頭痛、失眠、耳鳴是血壓太高症狀?小心10大高血壓前兆

民眾最常問的問題就是:「藥師,我最近血壓沒有這麼高,是不是可以先不要吃藥。」對於醫師開的高血壓藥品有疑問一定要跟醫師討論,切勿自行調整高血壓藥量,以免血壓失控。王先生年過50,個性較為求好心切,工作壓力再大,他也不以為意,由於體力與時間幾乎投資在工作上,平時運動的機會較少,腰圍也越變越粗。有一天下班,疲憊的王先生不小心打破了老婆最愛的花瓶,正當他焦急地 上網 搜尋販售花瓶的通路、打算重新買一個向老婆賠罪時,一股莫名的暈眩感衝上腦部,接著便昏倒在電腦桌前。回過神時,映入王先生眼簾的是醫院的天花板,原來是老婆發現了昏倒的王先生,趕緊將他送醫治療。醫生表示,王先生罹患了高血壓,未來應持續服藥與追蹤高血壓。

閱讀更多

搭1.5小時公車就醫、鐵皮屋漏水怕火災!弱勢老人最需要這些幫助

tCol 2018-12-05

林芷揚

搭1.5小時公車就醫、鐵皮屋漏水怕火災!弱勢老人最需要這些幫助

住在嘉義的74歲黃阿公與太太相依為命,只能仰賴老人年金、拾荒、四處打零工維生,常常沒錢繳費,被斷水斷電。最近黃阿公言行異常,但因沒錢加上交通不便,延誤就醫,上個月又出兩次車禍,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卻只能獨自面對高齡照顧的困境。

閱讀更多

選前焦慮,選後超憂鬱?精神科醫師4招沉澱心情,別讓自己失眠、家人失和

tCol 2018-11-20

健康傳媒

選前焦慮,選後超憂鬱?精神科醫師4招沉澱心情,別讓自己失眠、家人失和

58歲已婚女性,是一名家庭主婦,求診原因主訴焦慮心悸失眠惡夢,診斷有「焦慮症及失眠」。個案自述因與先生有溝通不良情形,常會對她叨念且對她做的所有事均會大肆評論。

閱讀更多

用一半的錢  請到好品質看護 照服員共聘  七成家屬點頭

tCol 2018-11-07

陳麗婷

用一半的錢 請到好品質看護 照服員共聘 七成家屬點頭

透早八點鐘,五十四歲的谷蘭芬,已在醫院腫瘤病房開始一天照顧病患的工作。五年前,她從中國嫁到台灣時,就接受照顧服務員的訓練,取得完訓證書,投入醫院照服員的工作。當時和每個照服員一樣,谷蘭芬接下一對一的個案,是為了「多賺一點錢」,寄回老家給父母。她可以每天二十四小時工作,一整個月不休息。

閱讀更多

睽違35年重回校園!退休後,我在電影碩專班「半工半讀」

tCol 2018-11-0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睽違35年重回校園!退休後,我在電影碩專班「半工半讀」

9月12日下午5點,我在睽違35年後,重新回到了既陌生又孰悉的校園,再次當起了學生。

閱讀更多

賓至如歸的舒適享受  芙洛麗大飯店

tCol 2018-10-26

陳怡甄

賓至如歸的舒適享受 芙洛麗大飯店

芙洛麗飯店有必須1個月前預訂才訂得到位的銅話鍋物,也有受商務和小家庭熱愛的平價高質感日本料理店──野海壽司,還有一間新竹人最愛的櫻桃鴨烤鴨餐廳──東方軒。

閱讀更多

別搞怪了!吃藥按時間配溫開水最好

tCol 2018-10-24

林思宇

別搞怪了!吃藥按時間配溫開水最好

吃藥配溫開水是「常識」,但現代人飲食多樣,常常手邊沒有溫開水,而有咖啡、茶、牛奶或果汁,但這些可以取代溫開水嗎?專家告訴你,有哪些常見的口服用藥,最好遵照醫囑,以免傷身又失藥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