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NOW健康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極端高溫天氣越來越頻繁,了解熱中暑的風險、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法變得尤為重要。熱中暑的發生有多種原因,環境因素是主要誘因,如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當環境氣溫超過35°C、且相對濕度較高時,人體難以通過出汗來降溫,增加了發生熱中暑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7-24
胡肇芳、郭美懿 整理
日頭赤炎炎,全台各地持續飆高溫,跟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截至7/23,因熱傷害就診統計人數已達709人次,日前有青農在田邊中暑不治,其實室內也有中暑危機。1名60多歲女性,上周被家人發現叫不醒,緊急送醫,檢查體溫高竟達42.7度,確診為中暑;另外,有名在室內廚房洗碗的女性,到院時已昏迷意識不清,體溫高達近42℃,達到中暑的危險程度。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沒有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恐怕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閱讀更多
2021-07-15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當你覺得頭重腳輕、食慾不振、疲乏無力,就已經是輕微中暑的徵兆了。不要以為中暑只是短期問題,其實反應了身體長期的體質失衡,一旦夏天有這種中暑問題,日後發生中風、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婦科病、胃腸病、新陳代謝等疾病的機率都會比較高。
閱讀更多
2020-06-23
林芷揚
50歲的陳先生有三高,這幾天異常口渴、嘴巴很乾燥且全身疲憊,相當不適。他雖然有三高,但規律服藥,平日工作需長時間在戶外監工,不過也有注意多補充水分。奇怪的是,無論他怎麼喝水,都無法解渴,甚至有時腳會抽筋。就醫檢查後發現,陳先生沒有發燒、沒有低血壓,雲端藥歷顯示,近期血糖也算穩定,不像是高血糖導致的口渴現象。綜合以上症狀及考量就醫當日天氣高溫,初步研判陳先生可能是熱衰竭。檢查肝腎功能及電解質後,發現他有高血鈉、低血磷狀況,趕緊轉送急診治療。
閱讀更多
1/ 1
第 1頁,共 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