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微粒 (Willie)
曾幾何時,經歷了很多人事物,遭遇了很多的無奈,工作激情慢慢冷卻,也開始慢慢重視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狀況,後面幾年真正感覺到是用時間在換取薪資。
閱讀更多
2020-03-19
醫病平台
武漢肺炎的嚴重疫情讓我們欣慰的看到台灣社會的成長與成熟。此刻的我已不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對我來說,學校延遲開學、學生要不要戴口罩的議題更加切身。想起許多年前社會輿論對「草莓族」憂心忡忡,如今他們已長成國家棟樑,在醫療前線上義不容辭的防守,而政府官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紙上談兵,人民感受到總統的強韌。 看著行政院長、衛福部長等人每天帶著倦容卻絲毫不懈怠的堅守崗位,在對疾病的惶惑當中,至少有同舟共濟的凝聚力,看到民間對口罩配額自發性提出「我OK,你先領」的禮讓運動,醫生發起「醫療人員連署支持政府堅持防疫底線」,也有許多人透過網路留下對政府的支持鼓勵話語。 如果SARS的時代可以這樣,或許,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
閱讀更多
2020-03-06
林芷揚
64歲的張先生發現自己的手機、錢包常常弄丟,幾度懷疑是被人偷竊,但是後來發現自己很容易忘記近期事物,甚至忘記吃過什麼東西,煮開水時走到客廳拿東西,走出去之後就忘記要拿什麼,也忘記剛剛還在煮開水,甚至變得不會算數。就醫檢查後發現,原來他罹患了阿茲海默症。
閱讀更多
2020-02-15
繪里沙
偶爾會看到這樣的公式:「極簡主義」=「一無所有」=「不購物」=「經濟不活絡」。但是以我自己的狀況來說,並不符合這個公式,因為我是個物欲旺盛的極簡主義者。有些極簡主義者連對物品的執著都捨棄,但是我還是很享受探索好東西的時間,努力尋找能讓自己感到舒服的物品。
閱讀更多
2020-02-05
宋美玄
我們一直被女性雜誌洗腦,逼自己一定要「有人緣」、「被喜愛」、「成為一名母親」、「當了媽媽後還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等,請仔細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經被媒體創造出的愚蠢價值觀影響了人生。
閱讀更多
2019-12-24
彰基院訊
65歲的張先生在每年例行體檢報告發現,血液檢驗中攝護腺特殊抗原是8.5ng/ml,體檢醫師建議他去看泌尿科。泌尿科醫師幫他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包含:肛門指診、經肛門超音波掃描、照腹部X光、尿液檢驗,又進一步抽血檢驗,接著,安排攝護腺切片手術。最後,病理醫師報告顯示─攝護腺癌。
閱讀更多
2019-11-12
郭美懿
生命的長度或許無法由人決定,但人生的寬度卻能自己定義。單車旅行家李文能(Leo),60歲開始單車運動,並在同年展開出國單車旅行,6年來已出國騎乘30趟、累計26個國家,騎乘里程數達14369公里。他說,人生不要等,只要有機會、條件允許就騎出去,更用行動證明:年齡、語言或經濟能力都不足以 侷限 自己,上車就能出發!
閱讀更多
2019-10-22
林芷揚
高齡社會到來,在年齡增長的同時,不但要養生,更要「養心」,遠離心理孤立、老年憂鬱症,度過快樂的人生下半場!
閱讀更多
9/ 12
第 9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