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簡少年
台灣有非常多人都有拜拜的習慣,尤其是倒楣或是精神不濟的時候。小時候身體不舒服看不好病,父母可能會說去廟裡燒符水喝,如果忽然間出一點意外嚇到,還會叫你去廟裡收驚。如果倒楣得厲害,甚至會去找法師做祭改,因此拜拜這件事,真的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閱讀更多
2024-07-31
曹岫雲
稻盛先生「心之多重結構」的理論耐人尋味。他認為,心從裡到外,由真我、靈魂、本能、感性、理性這五層組成。核心是真我,真我就是真善美,具體來說,包括上進心、謙虛心、反省心、感謝心、知足心、利他心、樂觀心、勇猛心等。
閱讀更多
2024-03-15
張德芬
在開始一段親密關係之前,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就冒然投入,往往會陷入痛苦麻煩的泥沼,糾纏不已。
閱讀更多
2024-01-19
大愚元勝
「中傷、誹謗、痛苦,很快就會過去。」對於說壞話的人來說,有這麼做的原因。或許是出於嫉妒、身體不適、發洩積怨等單方面的個人問題,又或者是當成愚昧又愛八卦的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閱讀更多
2023-05-31
萬特特 等
懷抱著對美的追逐與貼近,小心翼翼與自己的「不漂亮」對抗,是大多數女孩成長的必經過程。畢竟這都什麼時代了,別再拿年齡當藉口,沒人會翻你的身分證看你是幾歲,你看上去多大,就是多大,你看上去多胖,就是多胖。保持體重從不在於體重本身,而在於你沒有對歲月投降,你不會對世界妥協。歲月可以偷走了你的膠原蛋白,但只要你有決心,它永遠無法偷走你的挺拔和輕盈。
閱讀更多
2022-12-30
粉圓妹
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對退休後的生活樣貌與開銷,有如瞎子摸象一般,理不出頭緒,退休金估太高,存不到很焦慮,退休金估太少,又怕老後要靠社工送便當,所以我願意分享自己的記錄與觀點,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2022-12-05
小虎文
資深媒體人陳月卿穿著亮麗時髦,1953年出生的她,面容、儀態、聲音沒有老態、只有韻味;這與她長年養生、遵循健康飲食有關嗎?她說,熟齡之後要精神飽滿,身體的保健是基礎,心靈的保養才是妙不可言。
閱讀更多
2022-11-29
黃俊隆
二零一三年在美國遊學時,我第一次深刻體驗到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大美國主義,乃至所謂的種族歧視。
閱讀更多
2022-10-13
小虎文
對身為作家也是旅人的謝哲青來說,旅行與寫作都像是一種追尋,「年輕時我們追求大山大水,期待壯麗的風景,40歲後的旅行,走得更深層,我為何要離開家?走上追尋之旅,是為了與自己和解。」如果說要給熟齡族群的旅遊建議,「可以先從日本與義大利開始。」(原文刊載於2020/3/15,更新時間為2022/10/13)
閱讀更多
2022-07-01
羽茜
一段能長久維持的關係,總要經過某些困難後,才會知道彼此是否是對的人。因為在困難中,最容易暴露出彼此性格上的不成熟,或者原本就不適合的地方,進而開始無法隱藏關係本身的脆弱。
閱讀更多
1/ 5
第 1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