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加藤惠美子
過度謙虛而變成卑怯時,就跟 傲慢 的態度一樣,和氣質根本是兩回事。不必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而是要站在自己希望給別人留下什麼印象的立場和他人相處,在提升自我的同時,讓對方也得到提升。
閱讀更多
2020-05-06
加藤惠美子
這些人都和氣質完全無緣。面對這種人,不需要迎合,更不需要尊重,甚至根本沒必要和這種人說話。但是,千萬不能和對方競爭,否則,自己的品格也會遭到懷疑。
閱讀更多
2020-04-29
馬克西姆.萊奧, 約亨.古奇
我們大家一起慶祝了三十歲,然後四十歲。而現在到了五十歲,問題來了,我們像是處在時間的夾縫裡,不再年輕,但是還未老去。在生命中這段過境區裡,感覺有點失落。
閱讀更多
2020-03-13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並不是因為漠不關心才當耳邊風。而是因為其中並沒有應該討論溝通的重點,所以聽聽就算了。如果在我聽過「可惡的他」或「可憐的我」這樣的內容後,能表示「真是辛苦了」「完全錯不在你」什麼的,與你站在同一陣線的話,確實可以讓你得到一時的安慰,甚至你還會覺得幸好有來這裡接受諮商輔導、幸好找了這個人商量等等,因為這樣而感到滿足。不過,從明天開始的每一天將如何改變?難道不會因為再次受傷就又想尋求慰藉?到最後豈不是成為一種「依賴」?正因為如此,阿德勒心理學才要討論:「今後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0-01-28
林靜君談心室
「你要為自己而活!」「你要勇敢做自己!」這幾年「做自己」大受歡迎,言談間碰到這關鍵字就嗨得不得了。尤其中年之後,都說自己過去為了孩子和家庭打拼,終於,也應該做自己。但是,因為「做自己」的定義模糊而廣泛,每個人有自己所以為的意思,有時候它和「自私」、「自我」、「自由」被搞混在一起,成為失控的做自己現象。
閱讀更多
2020-01-13
久世浩司
在這之前我總是很驕傲,認為「自己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一路走來都是這樣,根本沒有必要靠別人」。實際上,這並非表示自己很厲害。只不過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自卑感,不想要別人幫忙,不想讓別人覺得你連自己的事情都解決不了而已。
閱讀更多
2019-07-02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醫學新天地
有一次在百貨公司的電梯裡,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推著嬰兒車,裡面坐著一個應該兩歲多的小女孩。小女孩長得很可愛,穿著白色蕾絲洋裝,頭上還帶著銀色的小皇冠,活脫就像一個小公主。
閱讀更多
2019-05-24
醫病平台
被日本媒體譽為「絕對王者」年僅23歲男子花式滑冰選手羽生結弦,在2018平昌冬季奧運以不負世界排名第一的冰上美技,再度蟬聯奧運金牌,攀上花式滑冰生涯的巔峰。羽生結弦經歷過日本311大地震與大海嘯,那場災難改變了羽生結弦的價值觀,見識到人的無力感,他體悟:「理所當然的事,原來一點也不理所當然。活著,有自己的家,有家人,原來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受到老天爺的眷顧。」
閱讀更多
2019-05-21
我們都有病
他是盧建彰,知名廣告導演,曾執導過柯文哲和蔡英文的競選廣告。但鮮為人知的,是他自年少時,就是位資深的癌症、失智症病人家屬陪伴者。
閱讀更多
2019-03-04
歐陽善玲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對四十八歲的潔媽來說,那是少女時代的夢想,是拚命工作的動力,是持續累積財富的誘因,更是中年後認識自已、探索世界的具體實踐。三年前,她果斷離職,帶著女兒勇闖十八個國家,浪跡天涯一三六天,圓了自己的兒時美夢。
閱讀更多
4/ 5
第 4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