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加工

顯示第 2412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50歲後小心大腸癌!多運動、少吃燒烤和紅肉...4件事有效防癌

tCol 2020-01-19

林芷揚

50歲後小心大腸癌!多運動、少吃燒烤和紅肉...4件事有效防癌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數天的慶祝活動都與吃有密切關係,尾牙、春節團聚和春酒,若連續每天都放縱大吃,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怕會大幅上升。

閱讀更多

50歲的最棒禮物!野島剛,用一個人旅行「維修自己」:享受孤獨才能告別過去、精彩餘生

tCol 2020-01-18

小虎文

50歲的最棒禮物!野島剛,用一個人旅行「維修自己」:享受孤獨才能告別過去、精彩餘生

「50歲是很重要的人生轉折點,如果是過去的人,壽命也差不多活到50多歲,但現在的我,人生可能才過了三分之二,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機器用久了要維修,我也要維修我自己,方法我已經想好了──50歲這一年,一個人自助旅行。」

閱讀更多

鈣片吃了十多年,為何還有「骨質疏鬆」?名醫:大部分人忘了補充「這1個」營養素,吃再多鈣片也沒用

tCol 2020-01-17

江坤俊

鈣片吃了十多年,為何還有「骨質疏鬆」?名醫:大部分人忘了補充「這1個」營養素,吃再多鈣片也沒用

維他命D很重要,因為它和骨頭的新陳代謝息息相關。當年老時,造骨細胞活性下降,我們有沒有方法可以增加造骨細胞活性呢?答案是有的,就是補充維他命D和適當的負重運動。

閱讀更多

癌症都是慢性發炎害的?揭7大致癌元凶...從吃到住無所不在!

tCol 2020-01-16

謝克寧

癌症都是慢性發炎害的?揭7大致癌元凶...從吃到住無所不在!

癌症是惡性腫瘤的其中一種,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基因突變而來,致癌基因突變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細胞中有一套DNA修復系統,以修復突變的基因,所以開始癌化的細胞,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約15年以上)才能完全癌化。而且,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著無限生長、複製、轉化和轉移等特點,因此難以控制、消滅。

閱讀更多

護眼別等老了才開始!美國研究:常吃6食物,黃斑部病變風險恐上升

tCol 2020-01-13

林芷揚

護眼別等老了才開始!美國研究:常吃6食物,黃斑部病變風險恐上升

許多民眾都知道,常吃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除了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但其實這些高脂肪食物還會影響視力健康。最近有研究指出,經常攝取不健康飲食的民眾,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比起採取地中海飲食習慣的人高出3倍。

閱讀更多

改善高血脂要做的7件事!每天這樣做,控制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更有感

tCol 2020-01-10

林照曦

改善高血脂要做的7件事!每天這樣做,控制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更有感

降血脂不能只靠吃藥,更重要的是要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甚至不用吃藥就能成功降血脂。

閱讀更多

脂肪肝養出癌細胞!不想罹癌...必做3件事跟癌症斷捨離!

tCol 2020-01-07

錢政弘醫師

脂肪肝養出癌細胞!不想罹癌...必做3件事跟癌症斷捨離!

病患問:「我有脂肪肝,要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你坐馬桶方式對了嗎?醫師提醒3大惡習易致痔瘡、便祕、大腸直腸癌

tCol 2020-01-07

楊雅馨

你坐馬桶方式對了嗎?醫師提醒3大惡習易致痔瘡、便祕、大腸直腸癌

你的身高有多高?大腸全長約有150公分長, 是由盲腸、結腸及直腸所組成,由右下腹起往上,在肝臟下緣形成直角後,朝左側水平橫向前進,再於脾臟下方形成直角往下行,呈ㄇ字形占據了整個腹腔的周邊以至骨盆腔的後方。而外科有其歷史淵源,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說:「早期台灣依循日式醫療體系,將大腸直腸歸屬在一般外科,然而,隨著醫學發展,一直到1970年臺北榮民總醫院將其獨立分科,各大醫院也紛紛跟進。」

閱讀更多

吃補不吃毒 枸杞紅棗這樣挑

tCol 2020-01-06

健康力 共同審稿/中醫師劉仁正、營養師沈舉茀

吃補不吃毒 枸杞紅棗這樣挑

藥膳食補是華人飲食文化的一部份,不論是人蔘、當歸、黃耆等傳統藥膳,或是枸杞、紅棗、薏仁等「藥食同源」的食材,都常被國人拿來入菜或泡製飲品,然而,藥材含有農藥、重金屬或食品添加物殘留過量的消息時有所聞,在追求天然養生的同時,想要吃補不吃毒,可就要靠消費者用心挑選、聰明選購!

閱讀更多

50歲後最好發!大腸癌早期沒症狀 醫師:出現4症狀不注意恐癌末

tCol 2020-01-05

彰基院訊

50歲後最好發!大腸癌早期沒症狀 醫師:出現4症狀不注意恐癌末

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建議保持清淡飲食,盡量以汆燙、水煮方式料理,減少油炸物、燒烤、 加工 肉與紅肉的攝取。另外,定期篩檢也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