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郭美懿
癌症為我國10大死因第1位,據國健署最新死因統計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5.3萬人死於癌症、新增13萬人罹癌;而2024年接受癌症篩檢服務約481.9萬人次、陽追率達85.4%,發現癌前病變及罹癌人數高達6萬,為照顧更多民眾,今(2025)年國健署將擴大癌症篩檢服務。
閱讀更多
2025-01-29
郭美懿
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據衛福部最新數據,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2021年快轉了17秒。值得注意的是,罹癌患者年齡層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與增加癌症風險有關,要防癌就要防「這10個字」!
閱讀更多
2024-12-25
郭美懿
癌症已經長達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平均4分2秒有1人罹癌,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政策,讓台灣癌症死亡在2030年降低三分之一,國民健康署明(2025)年起將放寬癌症篩檢年齡補助,包括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只要符合資格的民眾都可接受免費的定期癌症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4-12-19
郭美懿整理
癌症時鐘加快!衛福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前一年度增加8531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110年的4分19秒,又快轉了17秒。其中,肺癌連續2年為首位,大腸癌則排第2位。值得注意的是,肝癌及 口腔癌 發生率下降,乳癌、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 、子宮體癌、胃癌、甲狀腺癌及皮膚癌發生率則有上升趨勢。
閱讀更多
2024-12-05
NOW健康
根據2023年11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數據顯示, 口腔癌 在我國10大癌症中排名第5,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中更名列第3位。在治療上,傳統癌症治療以手術、放化療為主,但仍有復發和轉移的風險。近年來,由於中醫藥生物科技的進步, 口腔癌 的治療上,無論口腔內各種細胞病變的控制、修復,已可以獲得很大的成效,改善快且痊癒率高。
閱讀更多
2024-09-3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聖安生醫 新聞稿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研究團隊攜手聖安生醫,共同開發創新奈米三特異性T細胞銜接抗體「Nb-TriTE」抗癌藥物 (SOA101),成功完成臨床前研究,針對肺癌、乳癌等多種實體癌症,為癌症治療帶來重大突破,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並獲得高分肯定,近期將提出美國FDA人體臨床試驗申請,為癌症患者提供全新治療選擇,解決全球癌症治療長期以來的瓶頸問題。
閱讀更多
2024-06-17
郭美懿整理
衛福部統計處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位居主要死因前3位。前年度(2022)首次入榜的新冠肺炎,則隨疫情緩和從第3名降至第6名,死亡人數較2022年減少2,863人,主要是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
閱讀更多
2024-05-28
黃明惠 整理
癌症連續4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約3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若在不明原因下,身體出現10個警訊,務必前往醫院接受癌症篩檢。
閱讀更多
2024-01-31
NOW健康
據統計,110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達6萬3,723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8人,較109年減少5.4人,最新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 口腔癌 、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面對癌症的威脅,我們常常聯想到現代醫學的治療方式,然而,近年來中西醫聯手成功改善現代醫學所帶來的治療副作用,使患者體況好轉,也讓中醫抗癌日漸受到重視。
閱讀更多
2024-01-26
NOW健康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出爐,肺癌首度位居10大癌症排行之首,110年新增1萬6880名癌友,擠下連續15年排名第1的大腸癌,成為危害國人健康最嚴人重的癌症,大腸癌退居第2,新增1萬6238人。至於被喻為癌王的胰臟癌,則第1次擠進第10名,新增3190人。
閱讀更多
1/ 13
第 1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