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復發風險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6

卵巢癌確診常已末期、癌細胞擴散!醫師:這樣治療阻止癌細胞形成、降低復發風險

tCol 2021-10-01

NOW健康

卵巢癌確診常已末期、癌細胞擴散!醫師:這樣治療阻止癌細胞形成、降低 復發風險

「卵巢癌」,又有最棘手癌症之稱,主要是因為確診時多為晚期且容易復發,根據統計,在罹患卵巢癌的病患中,國外有近7成的病患晚期才確診,台灣也有近5成的病患診斷時已是第3、4期,因此,伴隨而來的就是高治療難度。1名60多歲婦人,2年前因覺得呼吸喘就醫檢查,沒想到竟確診卵巢癌末期,在積極治療下接受開刀、化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維持性治療,目前沒有復發跡象。

閱讀更多

乳癌是中年殺手!乳房醫學會示警:這2大危險因子要注意,小心養出癌症細胞

tCol 2021-04-15

NOW健康

乳癌是中年殺手!乳房醫學會示警:這2大危險因子要注意,小心養出癌症細胞

歌手朱俐靜罹患乳癌,引起不少歌迷震驚,法務部前部長、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羅瑩雪日前死於乳癌,享壽69歲,更讓人深感惋惜,這也讓最近幾天各大醫院乳房外科門診求診人數明顯增加。

閱讀更多

突然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要小心!早期胃癌難察覺,出現這8症狀可能就是胃癌

tCol 2021-02-17

李易紓

突然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要小心!早期胃癌難察覺,出現這8症狀可能就是胃癌

20210329編按:香港資深演員廖啟智去年底驚傳罹患胃癌,經紀公司才在5天前宣布他全面停工,專心住院治療,卻於3/28周日晚間在家人陪伴中逝世,享壽66歲。智叔出道40多年,演過《無間道》系列、《門徒》等經典作品,更以《證人》、《籠民》2度拿下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幾天前住院治療時,太太陳敏兒還透露廖啟智狀況不錯,每天都有正常吃三餐,惟當時不願透露是罹患胃癌幾期。

閱讀更多

中年後,是肺炎、流感高危險族群!醫師提醒靠2招雙管齊下,提升防護力

tCol 2020-10-23

照護線上

中年後,是肺炎、流感高危險族群!醫師提醒靠2招雙管齊下,提升防護力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國都殷殷期盼著疫苗誕生,不過要提醒大家,流行性感冒和肺炎鏈球菌也是我們生活環境中不容忽視的健康威脅,高風險族群務必預先做好準備。

閱讀更多

50歲後小心大腸癌!醫師:少吃這類食物,避免把致癌物吃下肚

tCol 2020-04-21

林芷揚

50歲後小心大腸癌!醫師:少吃這類食物,避免把致癌物吃下肚

現年80多歲的阿祥(化名)在6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5年後復發,在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一次,總共經歷了四次的肝轉移。幸好在妥善治療與積極追蹤之下,目前已控制住病情。醫師提醒,過量攝取受到污染、高溫燒烤的動物性飲食是大腸癌的風險因子,除了調整飲食習慣,也要配合定期檢查,及早揪出病灶。

閱讀更多

40歲罹血癌,歷經化療無效、敗血症仍勇敢抗癌,成功重返職場

tCol 2019-12-22

林芷揚

40歲罹血癌,歷經化療無效、敗血症仍勇敢抗癌,成功重返職場

40歲陳姓男子今年2月初發燒、疲倦持續兩週,就醫後才發現已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就是血癌。第一輪化療1個月多月宣告失敗,第二輪化療2個多月才成功,中間一度引發敗血性休克。所幸陳先生堅強對抗病魔,後續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已緩解超過半年。

閱讀更多

變胖不是中年發福,而是卵巢癌?醫師:7大症狀提高警覺

tCol 2019-09-27

林芷揚

變胖不是中年發福,而是卵巢癌?醫師:7大症狀提高警覺

今年61歲的徐女士,早已停經多年,2年多前突然發覺私密處有褐色分泌物、很像月經來潮的出血情況,且經常流出羊水般的液體,警覺不對勁,就醫卻被當作間質性膀胱炎,或腸胃疾病,最後竟確診是晚期卵巢癌!

閱讀更多

乳房瘀青是警訊?乳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醫師:運動是預防最好方法

tCol 2019-06-27

林芷揚

乳房瘀青是警訊?乳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醫師:運動是預防最好方法

乳癌初期不痛不癢、摸不到腫塊,許多患者聽到自己罹患乳癌都不敢相信。缺乏運動、高脂肪飲食、塑化劑威脅等都是乳癌的危險因子,醫師提醒定期檢查、規律運動是防癌的最好方式。

閱讀更多

一堆人吃到罹癌?中醫師揭露過鹹、高鹽食物要少碰,很致癌

tCol 2019-06-27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一堆人吃到罹癌?中醫師揭露過鹹、高鹽食物要少碰,很致癌

老化用簡單的比喻來說就是生鏽,讀者們常常能從電視或報章雜誌看到,從古墓中挖出的陪葬飾品尤其是銅、鐵器,出土時都已經鏽蝕而且部份已支離破碎,人體的老化也是一樣。因氧化作用在表面產生了物質鏽,不過要產生這種物質還必須要有催化劑,這個催化劑就是鹽分。

閱讀更多

腦中風以後怎麼辦?搭配中醫針灸,降低復發機率

tCol 2018-11-02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腦中風以後怎麼辦?搭配中醫針灸,降低復發機率

台灣地區每年約有1萬7千多人因腦中風而導致日常生活失能,生活無法自理,研究顯示,只要在中風後6個月治療黃金期內,除了原本西醫治療,另加上中藥調養、針灸療法,就能減少中風 復發風險 ,改善運動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