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楊雅馨
行醫23年,專門處理別人血管的麻煩,沒想到自己卻被「血管反咬一口」。亞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翊新,6年前發現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當時僅41歲。《2019年全球衛生評估報告》指出,心臟病是疾病中的頭號殺手,它也是台灣10大死因的第2位。
閱讀更多
2021-09-22
今周刊編輯團隊
9月14日,知名演員龍劭華猝逝,享壽68歲,相驗死因為「疾病因素」。龍劭華有逾10年糖尿病史,而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 心血管疾病 ,他的猝逝是因病奪命的冰山一角,如一整座冰山般的慢性病風暴早已悄悄籠罩全台!台灣自五月爆發本土Covid-19疫情後,至9月21日累計死亡840例,死亡案例中,令人不安的現象就是高達九成有慢性病史,其中為數極少的3、40歲年輕死亡個案,也有近七成是慢性病患者。
閱讀更多
2021-09-16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秋天氣候乾燥,也是各種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中醫說:「秋傷於肺」,入秋之後容易口乾舌燥,咽喉乾癢、乾咳,皮膚乾燥,都是肺氣變弱的現象,還會造成內分泌紊亂、情緒低落,出現抑鬱悲愁的情緒。
閱讀更多
2021-09-15
照護線上/白映俞醫師
編按:資深藝人龍劭華9/14晚間猝逝,享壽68歲,傳出他曾在當天下午心臟感覺不舒服,卻沒有及時就醫導致遺憾發生,醫師多認為可能是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等 心血管疾病 所致。過往龍劭華曾在2018年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擔任健康大使,自曝一天吃十餐還體重變輕8公斤,一檢查才發現已經患有糖尿病。因此,他從2009年起靠藥物控制,但12年來卻抗拒回診,直到疫情關係有了空檔才回診,發現指數全面飆高,空腹血糖高達200多(正常空腹為70~110 mg/dl)、飯後血糖值破300(應低於140mg/dl),都是正常值2倍,他才開始積極回診。醫師表示,糖尿病控制不好會導致動脈硬化、嚴重恐血管栓塞,冠狀動脈疾病發作時,死亡率超過3成,就算是緊急送醫,仍有半數病人來不及做心導管手術就死亡。糖尿病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不好結果,尤其是血管健康。當血管受損,自然就會引發各處器官的損害,不可輕忽。
閱讀更多
2021-09-10
長庚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 譚敦慈老師
很多人不知道到底喝多少水才正確?怎麼喝才對健康最有利?以下飲水的守則,提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2021-08-29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編按:第七輪接種AZ疫苗,預約時間自今天8/29上午10時至8月31日中午12時。第七輪預約將提供於7月19日前已意願登記選擇AZ疫苗,且尚未接種過疫苗之29歲(含)以上對象,即1992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及滿18歲以上(即2003年9月3日(含)前出生)第九類對象進行接種。預計施打期間預計自9月3日至9月10日止,並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對於接種AZ血栓的疑慮,部分民眾還是不放心,ICU醫師陳志金在臉書分享,英國44歲女主播打完第一劑AZ三周後腦出血死亡,死因是打疫苗引起免疫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症,導致腦靜脈血栓,但打疫苗是利大於弊,陳志金提醒,在接種完AZ疫苗4至28天若出現這7種症狀,盡快就醫。
閱讀更多
2021-08-26
HEHO記者李祉函
編按: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台積電與慈濟購捐的1500萬劑BNT疫苗,首批8月底9月初、也就是下周就要到貨,外傳這批疫苗量高達195萬劑,將優先供給12-18歲青少年學生族群。對此,指揮中心在27日宣布,BNT疫苗將自8月28日下午2點起開放非學生族群意願登記,呼籲有需求的民眾上疫苗平台登記。輝瑞的BNT疫苗是由美國、德國研發,為mRNA疫苗,完成2劑疫苗接種7天後,保護力可達 95%,至於常見副作用、心血管不良反應有哪些?接種後需要注意的事項,來看專家怎麼說。
閱讀更多
2021-08-20
偉文隨筆
五十歲以後改變最明顯的生活習慣就是睡覺的時間,從國中之後將近四十年的歲月每天晚上一定是到半夜一點左右才甘願上床,然後大約七點鐘左右起床。
閱讀更多
2021-08-11
照護線上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雖然才四十多歲,不過在幾年前便已體驗過心肌梗塞的慘痛經驗。出院之後,黃先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很積極與醫師配合控制高血脂的狀況。
閱讀更多
2021-08-04
照護線上
心臟是全身循環系統的靈魂,像幫浦一樣持續不斷的推動血液。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廖振宇醫師指出,心肌需要充沛的能量才能夠收縮跳動,所以心臟就像引擎一樣本身也有一套油路系統,稱為冠狀動脈,負責供應整個心臟的血液循環。當油路阻塞,也就是冠狀動脈出問題時,便會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由於血液供應無法滿足心肌的需求,可能產生心絞痛、心肌梗塞。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