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卓良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2024-05-14
鄭秋豫 教授
編按:前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同僚眼中精悍的鋼鐵人,卻在退休前遭逢人生劇變。她毅然放棄輝煌的研究生涯,成為丈夫全心全意的照顧者。 丈夫趙伏波教授曾任教務長、院長,從定向感流失、過家門而不入,日漸失語、失能,彷彿靈魂迷了途。身為語言學家,卻沒有任何文獻告訴她,怎樣照顧心智漸失、不發一語的伴侶。連要讓先生去洗個澡,都是一件超級艱難的事。有一回,丈夫四五天沒洗澡了,鄭教授靈機一動,就騙說自己手扭到了,撒嬌要先生幫自己洗澡,夫妻兩人感情很好,先生立刻就答應了,進到浴室裡,先生幫老師洗,鄭教授再順勢把水龍頭往先生身上沖洗。進去浴室之前,為免萬一,鄭教授請幫傭就在浴室門口等候,萬分抱歉地說:「一會若浴室裡有甚麼狀況,你進來可能會看到兩個沒穿衣服裸體的老人,我對你感到很抱歉,請你不要介意啊......」 3年暴瘦10公斤、失眠、焦慮,照顧的重荷凌遲著每一日。面對丈夫病況之不可逆,再多努力仍只餘無力,身心碎落的她,陷入憂鬱流沙…… 伴著椎心傷悲與潰堤的淚水,鄭秋豫教授毫無保留地坦露她守護摯愛,歷經四年多的心路。然而,即便曾一再地感到無助,她也從未絕望。 而隨著失智伴侶漸失認知能力,如她一般,體力、心力亦漸不堪負荷的高齡照顧者,後援又在何方?透過本書,我們不禁深思「老人照顧老人」的掙扎與困境。 「我怕他會半夜一個人出門去,總是提心吊膽地注意著他的動靜。如果我聽見的是他起床去浴室的腳步聲,立刻全身戒備地靜候馬桶沖水的聲音;如果我聽見的是搬動碗盤,也會一直等候到他搬累了停下來,確定他是要回房睡覺,而不是要出門。我從夜夜驚醒多次到已經夜夜不能成眠。」
閱讀更多
2023-11-10
金美敬
南洙夫妻從以前就對子女教育特別熱衷。女兒們升國中時,一個送到美國,另一個則送到英國。所幸她們沒有辜負父母的期許,學業成績都相當不錯。問題出在學費和生活費,美國已經很誇張了,英國的物價更是高得嚇死人。每當匯率波動時,南洙夫妻的帳戶餘額就會跟著波動。
閱讀更多
2023-10-17
金美敬
編按:本文作者金美敬(김미경)被譽為「夢想導師」,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MKTV訂閱人數170萬。到45歲為止,她也不過是個無名講師。每天都在寒酸的人生成績單和不確定的未來前動搖。正因如此,她比任何人都還了解現今30到40多歲的人所經歷的憂鬱與不安,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40歲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40歲起的人生課》是她親身體驗後,早一步領悟的40歲功課,也是百歲時代的新人生註解。
閱讀更多
2023-06-16
柒個先生
不要擔心孤獨,討好自己很簡單;不需要 憂愁 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
閱讀更多
2023-06-12
郭美懿
近期台灣各地對流發展旺盛,除了午後雷陣雨不斷之外,也將迎來梅雨季「最強降雨」,甚至還有氣象專家指對流胞將「一路炸到端午節」!大雨灌飽南北水庫,但有些人只要陰雨就會心情低落,營養師指出,這代表你可能有「季節性情感障礙」,建議可補充碳水化合物與維生素D食材,舒緩憂鬱情緒。
閱讀更多
2023-05-17
盧拉拉
除了天氣因素外,一些特殊時間點過後也是我們最忙碌的時候,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需要依靠複雜且緊密連結的群體才得以運作及生存,落單者將面臨死亡風險,而加入群體產生連結才有生存希望;從嬰兒與母親、家人與家庭、國民與國家,都是靠著連結的關係才得以成立。
閱讀更多
2023-04-12
陳文茜
陳文茜數次與死亡擦身後的生命書寫:我想告訴天下所有的親愛的你們,人不是緩緩衰退的,一個疾病可以用一年老十歲的速度,甚至用逼著人快速墜向晚年的方式,直接通報你,歲月、回憶、曾經,尤其健康,多麼珍貴。
閱讀更多
2022-10-14
休士頓.克拉夫特
人的情緒世界是由數以百萬的訊息以及各式各樣的經驗所構成。有些人在童年經歷某種創傷,所以很容易對某件稀鬆平常的事情感到不知所措。
閱讀更多
1/ 6
第 1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