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楊淑媚、蔡昆道
憂鬱症患者會有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食欲下降或食欲大增,失眠或過度睡眠,全身倦怠,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注意力減退,有自殺意念,甚至企圖自殺。
閱讀更多
2020-06-03
黃冠誠
忍,不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是放下,放下心頭的那把刀,就不用忍了。否則,那把刀遲早要開殺戒,不殺人就會殺自己。放下了,也就無所牽掛了。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媽媽第二次中風住院的那七天,給我帶來深刻的省思,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很不容易,但必須開始。從前的我,是為她而活;此後的我,是為自己而活。
閱讀更多
2020-02-07
謝可慧
一直到今天,我都很少跟人說「我很努力,也很辛苦」這樣的話。不是沒有意義,而是覺得有些矯情。別人說你很好真的重要嗎?重要的,或許是,自始至終自己都一直在成長。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一切了然於胸,一切都覺得水到渠成而已,包括努力,也包括驕傲生長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20-01-08
馬汀.塞利格曼
快樂的人有比較大的社交圈,而社交網絡的大小又跟老年的健康很有關係。 憂愁 的人可能想要朋友,但是朋友卻不喜歡 憂愁 的人,悲觀者的寂寞可能是走向疾病的路徑。
閱讀更多
2020-01-04
小虎文
年近六十歲的Lydia,不僅一個人玩,還帶著其他熟齡的「高年級生」學習做個背包客,所有令人擔心的語言、交通、住宿、資訊等旅遊常見QA,她都用三十多年的經驗,協助大家一一搞定。
閱讀更多
2019-12-02
何權峰
人常擔心的事有兩種:一種是無法控制的事,如股票漲跌、加薪晉升、天氣變化、生死禍福等。另一種是準備不足的事,如考試、比賽、面談、演出……我們擔心這些事情,因為我們怕自己搞砸或事與願違。然而擔憂毫無幫助,還會影響應付事情的能力,徒增煩惱。
閱讀更多
2019-11-22
愛心理
如果找不到理由分手,常常愛拿「老夫老妻」來安慰自己,翻譯成白話大概是「反正也沒什麼不好,感情到最後都是這樣」的意思吧!
閱讀更多
2019-11-01
洪仲清
寫寫文章、看看書、散步走一走,然後想想看,我還能做什麼?大部分時候,其實也想不出個答案來,那就是專注當下,把當下該完成的事,一點一點地完成。畢竟,把現在過好,才更有能量去承擔過去與未來的煩惱 憂愁 。
閱讀更多
4/ 6
第 4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