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34
Q:我是皓正,45歲,老婆40歲,結婚快7年了,有5歲女兒與3歲兒子,我跟老婆都在大企業上班,但最近老婆鬧分居,還提到要離婚,現已分居3週,我想趁早修復關係,挽回一切,不知是否可能?我們分居的起因是老婆有外遇,那個人是她大學同學、也曾交往過,我在婚前就聽她提起過,最近他們因為同學會又重新連絡,承認曾私下會面2次,但否認曾肉體出軌,我雖然不相信,但她堅持這樣說,或許是真的。老婆說她從那男人身上尋求到我所沒有的溫柔與體貼,讓她覺得非常放鬆,跟對方在一起才覺得能當自己,雖然她對「感情出軌」表示抱歉,但也反問:「我覺得對不起,可是你呢?你一點也不反省嗎?」她認為我自私自利,明明夫妻倆都在上班,但是育兒跟家事都是她一人包辦;雖然我們住的地方離她娘家不到5分鐘,岳父母會幫忙帶孩子或接送去幼兒園等,但接回家後就全靠她在撐,我都沒幫忙,偶爾陪孩子玩玩就覺得自己盡了當父親或丈夫的義務,非常嘔心!她說感到最痛苦與孤立的是孩子生病時,要請假也是她在請,她工作能力強,也有升遷競爭,但犧牲的都是她。雖然她早覺悟結婚生子會影響女人工作表現,但沒想到我從未替她著想,因為有時我明明沒那麼忙,卻不肯多花點心力來幫她!老婆認為既然是夫妻,即使愛情淡化,也至少是養兒育女的同志,一定要並肩作戰才行,但她覺得自己在家裡就像一座孤島,也無法對年幼的孩子們吐訴,還好有父母幫忙,才能撐到現在。她爸媽對這狀況很了解,雖還不算討厭我這個女婿,但更心疼女兒的苦處。雖說我們現在是分居狀態,但其實就是她帶孩子搬回家住,也還允許我去陪孩子們玩。我曾趁機問她今後打算?畢竟孩子還小,希望她能回頭;她卻說我本性難移,對我已無指望,而且內心已有別的男人,她想找到真正能依靠的男人,往離婚之路前進。當初知道她出軌,我也很吃驚憤怒,但回想的確如她所說的,我幫忙家事也不過就是去丟垃圾的程度,覺得她的存在理所當然,不夠珍惜她,能理解她為何對別人男人心動。我真的很想挽回她的心,想要重建幸福家庭,我已清楚表白我不想離婚,會這樣拼命工作,也是因為我有美好的家庭。而且孩子們都還小,想跟她一起好好養育孩子長大,我怎樣都願意做,想修復兩人關係!除了當面說之外,我也寫了信表明想法,但她似乎不再相信我,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4-12-13
簡少年
台灣有非常多人都有拜拜的習慣,尤其是倒楣或是精神不濟的時候。小時候身體不舒服看不好病,父母可能會說去廟裡燒符水喝,如果忽然間出一點意外嚇到,還會叫你去廟裡收驚。如果倒楣得厲害,甚至會去找法師做祭改,因此拜拜這件事,真的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閱讀更多
2024-10-29
呂秋遠, 曾學立, 劉孟哲
便利商店對我來說,是一種安全感,下班回家前進到便利商店,我通常穿著西裝,帶著忙碌一天的皺褶,已經歪一邊且鬆散的領帶,胡亂或任性地買一些啤酒或是想吃的食物,作為一種犒賞或 懺悔 的儀式,像是中元普渡的大禮包一樣,裝滿五塊錢的大型購物袋,然後用一種彷彿劫後餘生的罪惡感,落荒而逃。
閱讀更多
2024-09-09
郭美懿
想像中,出家人的修行不沾凡塵,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宗教師顧問釋普安卻「入世」得很。安寧病房的工作,讓她經常需要握著臨終病人的手,或試圖平靜面對至親即將離世而歇斯底里的家屬。她照顧的也不只是佛道教徒,更多是其他信仰或無神論者,甚至打破戒律,陪著病人一起翻聖經、唱詩歌。18年來她如同擺渡人,為上萬名病患送行,有市值逾百億的企業總經理、不識字的童養媳阿嬤、也有大半輩子關在監獄裡的黑道流氓,甚至是出生僅48天的新生兒。她說,來到臨床後,對「苦難眾生」4個字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安寧病房,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閱讀更多
2024-09-04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8-19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8-19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4-11
數位內容部整理
花蓮強震發生第8天,週三(4/10)受困砂卡礑步道的游姓一家五口,在重型機具開挖後陸續尋獲,其中一幕讓不少民眾看了難過流淚,疑似是游母抱著孩子一起遇難,在大石落下以身護兒。而在白楊步道與駐紐前代表蔡爾晄女婿貝迪瑞(Dimitris Belbas)一同受困、推著娃娃車的林姓一家人,則是在順利脫困後,於臉書上寫下4/3「這個難忘的一天」。他說,直到發文的半夜,都還能清晰憶起退回山洞後、那顆落石擊中的點,就是推車的位子,「黃色的塵土紮實地將我們家往隧道內部推去」、「心中只有最壞的打算,但至少我們會一起,不會有人會被遺留」。
閱讀更多
2024-03-07
林夏薩摩
為什麼明明用不了那麼多東西,卻一直在瘋狂地買買買?是出於比較心態嗎?問了身邊幾個女生朋友,她們的處境也跟我差不多,大家似乎都被消費主義和網路行銷洗腦了。
閱讀更多
2024-01-17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文/鄭名威大家都說三十而立,而我是30而「慄」。這一年我買了人生第一台車、和老婆創業開旅行社、心愛的女兒出生,也是這一年,檢查出了6公分的腫瘤。從小生長於破碎家庭,自從知道確診癌症後,我抱著才6個月大的女兒痛哭,深怕自己倒下,讓這噩夢延續到下一代。
閱讀更多
1/ 4
第 1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