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學老誌/凃奕豪
對許多人而言,獨旅可能是一生中都未曾有過的國內旅遊經歷,更遑論是獨自出國旅遊。然而77歲的旅遊作家依品凡,卻在52歲開始一個人的獨旅,透過「獨自旅行」讓大眾認識—老年生活也可以如此多采多姿,顛覆一般人對老年生活的想像。
閱讀更多
2024-05-06
林依榕整理
台灣每年新增1.7萬人罹患「肺癌」,造成罹癌原因不只是因為菸害,有專家指出若30年暴露於空汙,風險比每天吸1包菸還高。日前就有一名婦人因為腰痛就醫,原以為是單純腰椎間盤壓迫神經,沒想到竟然癌末,醫院對其兄弟姊妹追查,發現7名 手足 竟然4人也都罹癌。
閱讀更多
2024-03-27
許瑞云, 鄭先安
很多人把「愛自己」限縮在「滿足個人欲望」這樣褊狹的定義裡,而「滿足個人欲望」又不斷被各種商業活動詮釋為「滿足物質欲望」,所以隨處可見的廣告活動與行銷宣傳充斥著名牌精品、高檔飲食、豪華旅遊等訊息,鼓勵大家透過消費來犒賞自己,並且要放在社交媒體展示炫耀,直接或間接傳達「人應該要想辦法滿足自身各種物質欲望,這樣才算是愛自己,才顯得高人一等」。其實「愛自己」可說是個假議題,因為「愛自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當我們做了「不愛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有「愛自己」的概念。
閱讀更多
2024-03-21
林維信
小婷因為情緒憂鬱而接受輔導。「你覺得這個家有誰是在乎你的?」「沒有。我爸媽他們比較愛哥哥。哥哥成績比較好。」「你從哪裡覺得爸媽偏愛哥哥?」「週末他們會問哥哥要不要去夜市,都不會問我。有時候還會買他喜歡吃的東西。」「那你想去夜市嗎?」「有時候我想去啊,可是他們沒問我,我就不想講,反正他們跟哥哥去就好。」「你希望他們是主動來問你的,那種感覺不一樣?」「對,不一樣。為什麼先問哥哥,而不問我呢?如果要我去講,好像是我硬要跟去,我就不想去了。」「你想去,但不願意跟著去的時候,你就待在家嗎?待在家做什麼?」「待在家,什麼也不能做。我覺得難過,為什麼我是一個人……」後來,我有機會跟小婷的媽媽談話,我向媽媽確認小婷所提的夜市一事。「我有問她啊。」媽媽有點喊冤地說。「但她常常沒有明確回答。我在樓下喊一喊,沒聽到答案,我就去問哥哥。哥哥說好,我們就去夜市了。」「她說妳會買哥哥喜歡吃的東西,但沒有買她的?」「我有啊,但買了,她又說她不喜歡,吃沒幾口就回房間,剩下很多,我們只好吃掉。之後我就不太敢買啊,怕買了,她又不吃……」
閱讀更多
2024-03-15
張德芬
幾乎每個人都嚮往擁有美好的婚姻,可是為何現實總是不如人意?這是因為很多人在進入婚姻之時,都還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狀態。我經常講,在內在成長這條路上,我像一位資深導遊,孜孜不倦地為大家引領人生之路。親密關係的修煉亦需要指引,首先你要看清婚姻的本質,它與戀愛有何區別,這樣你才能清晰地知曉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以及到達的方式。
閱讀更多
2024-03-08
史威爾
編按:2歲7個月時,作者黃鴻隆便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不良於行。他脊椎側彎,做過5次矯正手術;因長期投入工作,造成「呼吸肌肉」過勞,3次嚴重昏迷瀕臨死亡,如今每天都必須頭帶正壓呼吸器、身睡在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器中(目前他是全球唯一併用正、負壓呼吸器的患者),整晚都無法翻身。即使如此,黃鴻隆仍積極向上,26歲就考取了會計師證照,黃鴻隆是輪椅上的小巨人。身體的缺憾,限制不了他卓越的靈魂。他突破重重逆境,擁抱生命的樂觀精神,為社會帶來鼓舞人心的正向力量。
閱讀更多
2024-03-07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雖然我愛我的家人,但我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個人空間和自由。拒絕過分的要求,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家人跟自己。拉出一些空間,我們才有呼吸的可能。
閱讀更多
2024-03-05
高愛倫
法律上說子女均分遺產是合情合理合法,但是,爸媽們,別犯傻,在繼承日來臨前,自己就要做妥善安排。
閱讀更多
2024-02-26
郭美懿
「很多人以為南部長輩不會寫遺囑,其實我們平均每周承辦2件以上,因為現在不動產價值越來越高;尤其是周邊有比他年輕的人走掉,或是另一半過世,看到小孩有爭執的時候,他會想不如自己先寫好!」經手過1200件遺產繼承的地政士李宜玲,一語點破傳統迷思。
閱讀更多
2024-01-19
松浦彌太郎
首先,我想談談,我告訴自己要嚴守的十個稱為「時常」的習慣。每一個都很簡單。但,如果想維持「時常」這習慣,就必須花些功夫、努力養成。
閱讀更多
2/ 23
第 2頁,共 23頁